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了人们许多压力,人们做事情的耐心越来越少,对新事物的注意力越来越短。
比如很多自媒体人熬夜写出一篇文章,但很多人只是打开文章几秒钟,注意力又转向了别的地方;经理刚宣布了一项政策,员工第二天还是按照原来的政策来行动。以至于造出了一个名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个方法有用吗?比如老师在给学生讲课时再三强调:“这个是我们的考点,你们一定要记住!”真相却是:考试的时候很多同学后悔不已,为什么老师强调的内容我没有记住?
我们在向别人分享知识时,无法摸透对方的心理状态,不能想象对方不知道的知识。总以为自己知道的内容大家都知道,仅仅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传达出来,这样就造成了听的人左耳进右耳出。
假如你是一个写作大咖,别人问你文章怎么写?你可能说把开头、中间、结尾一写就可以了,对方听了还是不会写。
其实写文章有很多的技巧,比如要用具体的语言来代替修饰词这点,写作者以为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知识,而新手却是对多运用细节描写这样的知识不知道。
这就是知识的诅咒。它造成了我们在向别人传达自己的理念和知识时,无法想象他们不知道的知识,在他们看来这都是抽象、无法深刻记忆的内容。
那么有没有一本书能够帮助人们让其创意产生吸引力,让听的人听后很久,还能经常回想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08701/65cfa4317cee430c.jpg)
《让创意更有黏性:创意直抵人心的6条路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讲述了创意产生吸引力的方法有6个: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和故事。这非常简单,也容易操作。在工作中,当你想出了一个点子时,可以利用这12个字检查点子是否吸引人;也可以在思考的时候,我们就参照这12个字,让创意直接就拥有黏性。
《让创意更有黏性》的作者是兄弟俩,哥哥奇普·希思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弟弟丹·希思是杜克大学高级研究员,新媒体教育公司——思睿的创办人之一。兄弟俩已经这么优秀,他们居然还是作家,作品有《决断力》,《行为设计学》《瞬变》等。
我读了之后,对其中的具体、可信和情感这三个方法的感受特别深。想法有了具体的细节才能让人相信,才能在行动上改变一个人。
一、 具体
语言单个是抽象的,但是我们可以用具体的语言和熟知的东西来表示内容,让它可以像生活一样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大家的脑海中形成生动的画面,让大家理解并记住。
1.用具体的语言表述
我们小时候读过的伊索寓言,其中很多的内容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比如《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等。
寓言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里面,我们记得比较清,格言也有一定的意义,为什么我们能说出来的没有几个呢?
无论寓言还是格言,它所包含的意义都比较抽象。但寓言通过具体的文字向人们展示了出来,大家就记得牢。也就是说寓言通过具体表述,在人们脑中产生了粘性。
2.在抽象的概念中加入熟习的东西
人们天生对抽象的东西记忆力都不太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08701/48e7da5ceb545fb4.jpg)
比如,现在让你说出澳大利亚的首都是什么,估计很多人都要想一会儿才能答出来。对于我国的首都在哪里这个问题,大家就会脱口而出——北京。北京在我们的脑海中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比如它是我国的首都,有故宫、长城、烤鸭等我们熟知的东西。
这就告诉我们,要想让人记住,可以将创意具体地表达出来,也可以在创意中加入人们熟知的内容。通过具体的文字和熟悉的内容,就能让人容易记住。
二、 可信
在现代社会中,信任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你会相信一个陌生人吗?
要想让人相信你说的话,要么是有权威人士的推荐;要么有详细的细节,让人可以感受到你的真诚;要么是可以通过检验性测试。通过这三个可信来源,我们都会对所表达的内容相信。
1. 权威人士推荐
很多人到医院找医生都会去挂专家号。专家号又贵又难挂到。去年冬天,我家孩子生病想找个专家,打开预约平台,却发现三天之内都没有专家了。
专家的面如此难见,但人们还是挤破了头。只要不是特别紧急的病症,大家宁愿多花几天来等待。
我们相信权威人士,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而是专家经验丰富,能够快速诊断出结果,并且可靠。
我们可以把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专家联系在一起,利用专家的权威,使人相信。
2. 细节
书中有个例子:2004年,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两位教授和几家艺术团体一道举行研讨会。当一个艺术团的团长介绍他们的特点是多样化时,教授根本不信。
这个团长直接说:“我们团里有一位待得最久的老人,今年73岁,他在政府工作,退休后就加入了我们艺术团,到现在已经17年了。”
团长的这个细节一提出,立即平息了现场的质疑。
生动的细节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联想,他们团中已经有了73岁的成员,再有25岁或50岁的成员也不奇怪。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细节很好地阐述了多样性的存在。
细节是对生活用心观察的体现。用心观察了,才能在表达中体现出来,才能让听众相信这是真的。
3. 可检验性测试
20世纪80年代初,澳大利亚的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溃疡是由细菌引起,他们认为只要使用简单的抗生素,几天就能让人远离病痛。
面对这一重大发现,却没有人相信。
因为他们一个是病理学家,一个年仅30岁,连正式的医生都不是。
眼看自己的努力就要付之东流,马歇尔终于决定放手一搏。他当着同事的面喝下了大约装有10亿细菌的一瓶水。
没过几天,他果然生病了,胃部疼痛难忍。之后,他服下了抗生素,自己的病状就消失了。
马歇尔用自己的亲身示范让它的发现被大家认可。后来,他们凭借这项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运用可检验性测试,让观众赤裸裸地见证了内容的真实、可靠,也让大家充分地记住了这个想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08701/7c7222029f3d14ed.jpg)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一天, 我路过一个卖塑料盆的小摊位,老板正在向大家演示他的盆子多么结实。他把盆底面朝上,整个人都站了上去,而那个盆子还完好无损。那个老板可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呀!
人们看了老板的演示后,都相信那个盆的质量,纷纷拿出钱来买,最后连小摊上其他商品也所剩无几。
可检验性测试通过真实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这样的理念:我的产品很好,请自己看!
三、 情感
有了信任才是开始,我们还要让别人在乎,才能去影响别人,让人付出行动。
在乎的方法就是引发人们的某种情感,情绪上产生波动,就会在记忆的脑海中产生小钩子。
比如,人们都相信熬夜对身体不好,但很多人还是熬夜。除非自己或身边人真实地感受到熬夜带来的痛苦。他们才会在乎,才会减少熬夜的时间。
1. 诉诸自身利益
人们都有感性和理性两种状态,当人们处于感性模式时,很容易对看到的内容产生一定的感性联想。
比如:快速增高秘诀,祝您步步高升!这个倡议里面的“高升”,就能引起对自己身高不满意人群的注意,还能让他们产生联想,我得到了秘诀,身高会再长几厘米呢?
当创意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关联在一起时,人们就会愿意付出时间来关注,甚至付出行动。
很多文案课程都写得很能引起读者的感情。比如,《低情商的人,是如何把天聊死的?》这个标题中的“把天聊死”击中了很多不会聊天的人。
经常别人在热烈地聊天,你一说话,大家都不说话了。对于不会聊天的人来说,这就是沉重的打击。
现在有人能针对“把天聊死”这个话题,有了见解,有需求的人肯定是毫不犹豫就点开了文章。
当创意激发了人们的情感联想,让人们在乎你所说的。你再提出怎么做的建议,只要条件允许,大家都会赞同。
如果你的创意中有对人们有好处的地方,记得明确地表达出来,这样大家才能看到并产生兴趣。
2. 诉诸身份认同
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分成了几个层次: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08701/f7f7f2ccef203f78.jpg)
人们追求低层次的需求就是指人们的工资、房子和漂亮的衣服等。但是如果一味追求低层次的需求,会让人错失很多的机会。
比如,一个人一直追求工资要拿多少钱,而忽略了自己的能力提升。当遇到更好的机会时,只能是悔恨。
高层次的需求可以让人从较高层次鸟瞰,创造出员工的身份认同感,让员工积极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有更高的追求。
书中有一个例子:前几年,在巴格达机场外有一个飞马餐厅,该餐厅以为士兵提供不一样的食物而著名,它能让士兵穿越封锁线来这里吃饭。
这个餐厅的领导人是弗洛伊多·李,他是这样子鼓舞员工的,我们不止提供食物,还负责士兵的士气!
他让大家觉得自己不再是普通的厨师,而是领导人。员工接受了这样的身份认同,用心去工作。厨师会精心挑选最可口的水果做成拼盘,甜点师也会拿“性感、诱惑”来形容自己的甜点。
诉诸身份认同,不仅能让员工牢牢记住团队的核心理念,还能提升员工的工作态度,让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
现在很多城市在开发的时候会划分不同的区域,片区不同,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比如在西安的高新区,代表着高、精、尖、富这一类人的聚居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08701/fdb77df7f3bbc85f.jpg)
这里的居民也十分自豪,日常的行为举动也特别自律。在那里,很少有随手扔垃圾的现象。环境好,这个区的房价也是西安最高。买了这个区域的房子,就代表着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很多人买房都首选这个区域的房子。
塑造身份认同感,既让拥有这一身份的人的行为变得更自律,也让这个区域的价值更高,吸引更多的人来。
《让创意更有黏性:创意直抵人心的6条路径》从知名案例入手,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及办法。细节的描写及解读也很详细,语言也特别生动俏皮。这本书的几个方法已经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让我觉得只要照着书中提供的方法去做,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创意离不开生活,从平常的生活中发掘出有意义的素材,用具体的语言描写出来,让人相信,进而有所改变,这就是有价值的创意。这样的创意,肯定会让人有深刻的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