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我买了很多书和课,买的时候信心满满,等到开始看的时候,很快就放弃了。
我想通过分析找到原因,让自己可以把学习坚持下来。
【情绪】
1. 期待。
当看到书或者课的介绍时,很期待自己买了后也可以得到好的结果。
2.焦虑,挫败。
听了一节课后,发现跟自己想要的不一样,没有得到什么改变,就会焦虑,觉得自己,学的不好,会感到挫败。
最后放弃学习,又会觉得挫败。
【分析】
正确的问问题?
1.我为什么那么容易放弃学习?
主要是因为期待与现实的区别。
在购买之前,我的期待是听一遍知识或者看一节书,我就把知识记牢了、掌握了,不用花费很多力气去学习和练习。
现实是听了一节课后,我可能只记住一个知识点,更别说掌握了。
期待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产生挫败感。
另外我有错误认知。
我认为正常的就是听一遍课就记住内容了,我没有记住,那是我很差劲。
挫败感,让我产生退缩心理,而且又遇到挫折就退缩已经成为习惯,很容易就放弃了。
2.我应该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坚持下来?
① 觉察到自己的期待,并调整其合理性。
比如我希望自己听一遍就全部记住,并且掌握,这个是错误的期望。
我需要调整它——第一次听,记住一个知识点就可以,然后去练习这个知识点,加入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
另外,要觉察到自己这个期待的背后是对舒适区的依赖,遵从本能节省能量。
② 针对自己对舒适区的依赖,每次少做一点,多一些熟悉感,减少抗拒感。
学的太多,自己会产生抗拒,一次学习一点,减少抗拒感。
另外,因为我对舒适区的依赖,我适合先把课程简单过一遍,而不是等掌握好第一章后,再往下学。
有个大致印象,再重新学习,就减小抗拒了。
就像跟一个陌生人简单聊2句,下次再见面就不会紧张了。
③坚持下去的核心是获得快乐。
在做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做完后感受到快乐,就愿意坚持下去。
所以需要自己主动发现快乐,然后表达出快乐,让快乐的感觉明确化。
一点新知识的练习→发现变化→正向反馈(我练习了什么,我取得了什么变化)→成就感(我很棒,我越来越好了)。
④专门记录自己的进步。
准备个本子,记录自己每天学习新知识和练习后,发生的变化。
经常翻阅,满满的成就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