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王德顺先生的演讲,感叹他已经80高龄,还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第一页是林则徐虎门烧鸦片,最后一页是王德顺的造型哑剧。
他创造了世界上唯一的哑剧中的“造型哑剧”。
王德顺先生五十岁的时候离开体制,长春话剧院。离开的时候,剧院的领导和他说,你再坚持十年,十年以后你退休了,你拿着退休工资,乐意怎么玩就怎么玩,你不要这么傻!
他没有听,带着自己表演造型哑剧的第一部作品《人与蛇》和家人当起了北漂,最难的时候没有地方住,白天表演,晚上在马路边上睡觉,生活的窘迫并没有阻止他努力奋斗的脚步,他一直坚持表演,而且,这一坚持就是十来年。
王德顺先生在自己五十七岁的时候,又创造了一部作品《活雕塑》,在这部造型哑剧中,他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把自己扮成一个可以动的雕塑模样,与他配戏的是三个不同的雕塑,在两个小时左右的表演中,他分别和这三个不同的雕塑演出三个故事,整个过程中不发出一点声音,仅靠肢体语言来表现出故事情境。
曾经有个使馆夫人坐在观众席上的第一排,整个表演过程她都在目不转睛地看,结束以后,她非常惊讶地问王德顺,“我一直紧盯着你的腹部,你都不用呼吸的吗?整个过程中,我没有看到你的胸腔起伏!”
他是人,他怎么会不呼吸,为了表演好这个《活雕塑》,他练就了能够保持胸腔没有起伏,只用背部呼吸的水平,而为了能在舞台上展现出和真的雕塑相同的质感,他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把自己从一个年迈老人的身体,生生锻炼成一个肌肉男。
这一切,源于他对造型哑剧的狂热,说热爱都不够表达他的这种情感。
他对于他所创造出来的作品,豁出去自己的身家性命,不顾一切地追寻自己的梦想,马上就可以退休颐养天年,不干,可以在退休的年纪里旅旅游,打打太极拳,不干,为了能在北京待下去差点要饭也要坚持下去,干,为了能在台上有更好的身体表现疯狂的健身,干!
我们常说自己有各种各样的爱好,爱读书,爱音乐,爱画画,爱写字,我们有过绚丽的梦想和美好的愿望,可是我们为理想付出过什么?
我们是否为了自己的理想狂热地努力过,哪怕一天,哪怕一个月,哪怕一年。
我们没有成功,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我们还不够狂热 ,努力是被动词,是内心带着一丝丝的不情愿,出于各种的原因在进取,而狂热不同,狂热是发自内心的超级热度,我们除了生活和睡觉使用的那些部分,剩下的时间,甚至这些时间之间的碎片,我们统统利用好,全部用来参与自己的爱好,就会成为一个专业达人。
有些人的成功是必然的,有些人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爱与不爱相差一个字,却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转换,不论是爱好或是喜爱的事业,你不狂热,技能必冷。
希望我们不仅狂热,而且保持住狂热的温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