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输出第56天
教育问题是家长、老师和企业主等人最头痛、甚至是最无解的问题之一,他们很多时候用尽了洪荒之力,但就是没能解决孩子和员工的教育问题。
那这些棘手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在我看来,其实老子早把答案写在《道德经》里了。他在这本书中第43章写道: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从“人”的维度去理解是:“天下最柔弱、看似无为的人,可以驾驭天下最刚强的人,这跟弱如无形、看似无为的事物可以穿透完全没有缝隙的东西一样。我由此悟到这种’不言‘和‘无为’的好处,只可惜天下人很少知道这种‘不言’的教育方式以及‘无为’的好处”。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最好的教育要做到3点:“柔”、“不言”和“无为”。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下面我以《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来举例说明以上3点。像刘备就是用“以柔制刚”的方式,来教育刚猛的张飞和关羽,使他们遵循自己的意志去做事;诸葛亮虽然经常不言不语,但他却用自己的行动来证实自己的军事智慧,以此来教育众将士该如何打仗;司马懿在面对诸葛亮六次带兵前来挑战时,都做到了“无为”,他带领将士高挂免战牌,最终把操劳过度的诸葛亮活活熬死了,这是司马懿式的教育方式。
在我看来,之所以运用“柔”、“不言”和“无为”能做到教育效果好,是因为它们都符合“道”。当你的教育以符合“道”的形式来进行,那你离达到教育的目标就不远了。
相信你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用温柔的方式而不是用粗暴的方式去对待一个人时,对方往往会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当你不只是说,而是用行动去影响别人时,这种教育方式其实是更有效的;当你“无为而无所不为”,用顺其自然的方式去教育一个人时,比起刻意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不止是教育,凡事都各有各“道”。如果你在做一些事情上失败了,往往是因为你没有找到这方面的“道”。只有找到了“道”,你才能持久地取得成功。
那找到“道”很难吗?
答案是不难,因为“大道至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