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接到了两个咨询,
一个是孩子三年级,阅读,写作能力差,
学习没有主动性,
父母很困惑,明明上了幼小衔接班,
明明一二年级还可以,怎么三年级成绩就差了?
陪写个作业简直崩溃!
一个是孩子幼儿园大班,
眼看班上同学各种知识都超前,
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迷茫、担心、焦虑,困惑,
不知道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
已经成为集体潜意识,
一旦受到外部的刺激,
这句话就立马跳进家长脑海。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妈妈,
难免会被“怕落后”的想法迷惑,
不少父母抵不过比拼的压力,
就被超前学习的洪流裹挟。
没有搞清楚该培养什么,
却着急着上幼小衔接班,
眼看别人会什么,就催促孩子也要赶上,
“你看你们班那谁谁谁都能……,
你再不学,以后就跟不上啦!”
不超前学,就真的跟不上吗?
比如,周末做咨询的家长,孩子一二年级成绩不错,
三年级开始下滑,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一年级从最简单的1-10加法开始,
二年级下学期,才学到除法计算,
如果孩子幼儿园中大班,就把加减乘除都学了,
能想象,孩子前两年数学课,都要呆坐在课室无聊至极的样子吗?
而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孩子只是学了知识,却没有发展好数学思维,
同时还给孩子造成一个假象,小学知识好简单,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
同时孩子也就没有了那种接触新知识的喜悦感和“我要学”的动力.
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会出现“三年级现象”呢?
很多孩子一二年级名列前茅,
一到三年级,成绩就跳水,
然后家长开始着急,补习班,吼叫声,焦虑,
而孩子也会在厌烦和不自信中,慢慢放弃学习,
原先所谓的幼小衔接所学的知识消耗完了,
孩子却没有真正的学习动力推动前行,
于是进入了死循环,家长焦虑,孩子烦,
所以有时候知识的超前并非好事.
当然,也有些孩子会不断的超前再超前,
ta乐意辛苦奔跑,以求成绩不落后。
但是,这样的孩子也很危险:
抗挫力低,难以面对失败。
尤其是高中,知识多,广,难度大.
而作为家长,你希望他一直活在不同频的世界里,
在班上,独孤求败或一蹶不振吗?
还有一些家长,幼儿园阶段就开始教写字,
要知道,在孩子小手还没发育到位的时候,
过度练字会导致手指变形,
当孩子识字、数学、语言的左脑过度开发的时候,
同时也会抑制了情感和创造力的右脑发育!
记得马云说的话吗?
未来的人才,都是会玩的!
会玩的人右脑发达,人工智能无法取代!
过早学知识,剥夺玩耍,抑制右脑发育,
对一辈子那么长来说,到底划不划算呢
因此我感叹: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那么,真正的幼小衔接,该如何呢?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
1.适合我家的家庭教育目标是什么?我希望培养一位什么样的孩子?
(立足于孩子的个性和优势以及家庭实际情况)
2.学什么、怎么学才能让孩子越来越爱学习?
(培养内在动力与学习习惯,学习思维,专注力)
3.基于此,我们家的家庭教养模式是什么?
其次,提前做好幼小衔接的心理技能准备,十分必要!
自我管理、规则意识、抗挫力、情商,内驱力,专注力,学习思维……
这些软能力,你有关注到吗?
纯粹的语文、数学等知识,
可以一两期幼小衔接训练班就突击,
但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
则需要家长合力,进行较长时间训练才实现,
没有任何一个课外班,能代替家长,
完成幼小衔接这些重要目标的培养,
而这些能力是孩子未来在学习能做的更好的必备因素!
那我自己会如何去做幼小衔接工作呢?
我主抓阅读能力、自律习惯、自信养成,思维模式培养。
比如,未来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仅是理解、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还是一个人思考力、创造力的源泉。
通过阅读,不仅训练语言,还能贯穿其它目标,
比如以故事,学习情绪管理、自律、交往……
这比干巴巴讲道理,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和接受。
这也需要靠家长做起来,陪伴,鼓励和引导。
同时也这是个大工程,首先家长需要学习和成长!
为此,我也推荐妈妈学习——
“幼儿园家长必学的10堂课”,
了解如何培养幼儿安全感、自信心、专注力、
懂得科学方法训练良好行为习惯、阅读习惯。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0636/5b94a5ad75084267.jpg)
重视教育 + 正确方向 + 科学方法 + 持续实践
= 自信、独立、有爱的孩子!
如果你家也有3-6岁幼儿,
如果你也想做好幼小衔接,
这10堂课越早学,对孩子帮助越大!
清晰孩子的成长目标、掌握孩子的学习规律,
做个既不焦虑迷茫,也不放任的智慧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