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很多的社康服务中心,体验过不同的服务。最近一次体验,让我去思考:什么是好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心态。
不知道大家去社康中心是怎样的体验?
我的体验还是挺多样的,最近一年多,去社康打各种类型的疫苗应该有六七次吧,每次的体验大同小异,大部分的医务人员给我的感觉:他们在做一份忙碌单调乏味的工作,对于来访者已经麻木且变成机械式回应。这种感觉让我想起智能AI机器人,感受不到与人沟通交流的自然感。
除了这种平淡的体验,也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体验。为什么会让我印象深刻呢?去打新冠疫苗,需要扫码登记和填写几个长长的表单并签字确认。我平常认为自己处理这样的流程很顺畅,但在那次填表过程中有一处忘记签名了,就收到工作人员不耐烦的责备:这不都写着了吗?瞬间有种自己的智力水平不及格的感觉。而对于一些年长的老人,手机操作&填表就变得更加艰难,感觉是一个严厉的家长或者老师在训斥笨小孩:一个这样简单的问题怎么就和你说不明白呢?
这次体验,给我的感觉是:如此普通的岗位居然能有一种位高权重的优越感,也许是这份工作让他遇到了太多人问类似的问题了,他已经失去最起码的耐心和礼貌去对待来咨询的人了。
除了这些冷若冰霜的体验,其实也有温暖如春的体验。昨天去了一个社康中心,我以为自己来到了一个欢乐的幼儿园。打针的工作人员会和来的每一个小朋友问候,不管是会说话的小朋友,还是抱在怀里几个月的小宝宝,她都会亲切地和他们说话,以愉快地方式传达着接下来要一起做的事情,惊奇地发现小宝宝们都很配合,没有想象中哭闹混乱的场景,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中。即使宝宝们很害怕打针这件事,但在工作人员的对话中,小朋友感受到了是一场特别有意思的游戏,他们是要与这个亲切问候的阿姨一起进行一场有趣的探险游戏。
看到这一幕,我脑海中【游戏力养育】书中的几个关键词出现:共情、联结、游戏,发现这个普通的工作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把这些践行得如此好,简直就是一个育儿专家。
再一次感触到:育儿书籍也是个人成长适用的,育儿的底层逻辑不仅可以帮我们做一个好父母,也是可以帮我们在工作中赋能。这就和古典老师近期更文中说的:女性可以让工作生活彼此赋能,这也是我在生活中真实看到的案例了。
以前的我会觉得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就会是枯燥乏味没有成就感和价值感,以前在电视上表彰的劳模是活在我们的想象中,遥不可及。当我亲身体验并看到了平平无奇的社区工作人员把自己的工作干出了早教专家的水准,看到她充满激情地工作,我才真正领悟到普通的工作也是能做得很出彩,关键在于你用什么态度去对待这份工作。
如果把工作当成苦差事,那么工作就会真变得枯燥乏味让你煎熬,有着上班如上坟的痛苦感,不仅自己难受,这种难受还会传递给你的服务客户,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在这份工作中越走越艰难越走越痛苦。
如果把工作当成快乐的事,那么工作就会真变得有趣有价值,每一次工作就变成了一次快乐的源泉,会带着一双发现快乐的眼睛去探寻工作的趣味和价值,这种能量也是能感染身边的人,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身边的人越来越认可,就更有动力做好工作,就会更好想着服务身边的人,而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也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即使是普通岗位,却有着专家一样的能力和胸怀。
然而,生活中更多的人会处于第一种状态。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会处于第一种状态,虽然自己知道这种状态不好,却苦于无力改变。幸运的是,我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了第二种状态的实例,给了我满满的力量和希望,我相信通过行动改变也是可以做到的,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和价值感,将工作变成快乐的源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