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牡丹亭读书笔记
牡丹亭---不只是一部离奇的爱情故事

牡丹亭---不只是一部离奇的爱情故事

作者: 柳上惠2 | 来源:发表于2022-08-21 09:48 被阅读0次

    前不久看了一出戏,盱河高腔牡丹亭,在这疫情频发的时期能到现场看一出戏实在难得,虽然我不太喜欢地方戏,但早年受父亲的影响,免不了对地方戏有那么一些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盱河高腔源至江西梧州,也是戏剧大师汤显祖的家乡所在,此地文化底蕴深厚,晏殊,王安石都出自此地,唐朝著名诗人谢灵运曾在此地做官若干年;除了在外为官十多年,汤显祖一身的大部时间也是在家乡度过的,晚年还组织很多当地的戏曲活动,对促进当地的戏曲发展做了不小的贡献。盱河高腔是一种有4,500年历史的古老戏曲,据说有海盐腔古韵,但现场听来和现在的京剧唱腔差别不大,也许我是外行看热闹,听不出其中的玄妙吧。但剧中人物的精美服装,现场的华丽舞台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是中国戏曲文化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牡丹亭首当其冲,其离奇的情节,精美的语言,堪任中国戏曲扛把子的代表作之一。随着目前国内凡事国际化的潮流,近来国内把汤显祖喻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并成立汤显祖,莎士比亚比较研究会。二人出生时间相近(汤显祖:1550-1616,莎翁:1564-1616),又都是那个时代的著名戏剧作家,这个比较确实有点意思,虽然要把我们中国人都很难完全读懂的牡丹亭介绍给外国人是件困难的事情,但这也许会是中国古戏曲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目前还仅限于华人圈,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关键的一环,中国古戏曲文化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牡丹亭全剧五十五回,每一出有长有短,短的一两百字,长的达到两千多字,如要一口气读完也是要花点功夫的,特别是剧本中大量使用典故,谐音通假字和地方俚语,没有深厚的古典文学知识和当地语言的了解,实在很难完整理解剧中人物的对白和唱词;

    要感谢手上有个好的本子,让我不但读懂了牡丹亭,也通过阅读大量的注释而对当时的文化背景和中国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手上的这本1963版的徐庶芳,杨笑梅校注的牡丹亭,是王季思校对,俞平伯,钱钟书等大家提供意见的本子,全书注释详尽,出处标注清楚,还提供很多延伸的知识,里面有很多关于佛教的词语,如三光,三多,七宝,妙像,阎罗,四判;也有很多关于古时候科举考试相关的内容,如像,乡员,举人,中状元后的插花游街仪式;还有很多当地的俚语,如七星板,敢撲拢松,等。可以说,那个时代的文学家们出版一本书是真正舍得花大量功夫去做到尽善尽美,而不会为了纯粹的商业利润而去敷衍了事。

    牡丹亭除了情节离奇曲折,用词语言优美,还有很多反应当时社会现状的描写,让我们可以深入一窥那个时代的社会画卷;如,每年会有官吏劝农活动,对欣赏的人赏酒插花;地方官每年会在庙宇里面举行赛宝活动,把那些收罗的奇珍异宝拿出来祭拜一番;

    除此外,很多角色的描写也很是栩栩如生,真实的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如,柳梦梅拜访在越王台做祭奠官的韩秀才时两个人自吹自擂,他们自封名门之后,姓个柳,主上就是柳宗元,姓个韩,公公就是韩昌黎,把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先人文章拿出来显摆,酸腐之态栩栩如生。再如,通过对盗匪李全的描写,体现了南宋时期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实际是指他自己所处的朝代),扬州,淮州常年遭受盗匪自扰,金人对南宋俯视眈眈,随时都在打着入侵的算盘,而这边朝廷昏庸无能,官僚腐败,这边烽火连天了,那边还在为是战是和而争论不休。

    作者构造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是符合普通大众对美好事物的期待,有点狗尾续貂的感觉,但这不妨害这个剧成为一个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虽然里面借用了很多典故而变得生涩难懂,但也正是通过这些典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好机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牡丹亭---不只是一部离奇的爱情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hv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