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亲子育儿】育儿的本质是亲子关系

【亲子育儿】育儿的本质是亲子关系

作者: 小孟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18-09-03 11:03 被阅读0次

养孩子读写能力,你是否走错了方向?

对于“读写能力”这一个词,我们其实有很多的误区。我身边有很多人都希望孩子能够自动自发地热爱学习,喜欢阅读,最好就是小小年纪已经可以识字和练习书法,这种热切的期望折射到孩子身上,往往会延伸出几种迷思,让我们不知不觉中用错力、又走错了方向。

迷思一:孩子的读写能力,是否只和背诵、抄写有关?

一听到“听说读写”能力,脑海中浮现出背诵三字经、古诗词,以及不停拿出作业本来誊写单词的家长,并不少。我们小时候便是这样子过来的,可能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已经很熟悉这些小抄本,当时谁也没有经验去告诉我们,原来这种机械式的背诵、记忆和抄写,并没有办法让我们真正领悟到文学的魅力。

迷思二:孩子的读写能力,是否等同于早期识字?

经常会有很多家长问我,学龄前孩子最终得掌握多少数字,六岁的时候,得学会多少单词、写出多少文字才好?我们往往把孩子的读写能力直接用最简单粗暴的计量方式来挂钩,你可以看到很多市面上的课程或者培训班都会主打,30天,教孩子学会500个成语,认识800个汉字。把读写能力的定义狭窄化,其实灌输的是“人生等于成绩”的观念。我们对孩子文学素养方面表现出来的亮点,却常常轻易视而不见。

迷思三:孩子的读写能力,西方教育的模式不适用中国?

我之前和一个老校长聊过,她在国外国内都教过读写课程,她说一个很明显的差异是,孩子学习中文比英文难太多了。这句话其实我不否定,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无论是拼音还是字形都显然是丰富、复杂得多,但是其实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大家最终需要去掌握的文学素养,逻辑思维能力,阅读习惯等这些更基础,更能受益终生的读写能力,都是有共性的。因此,放开眼界,借鉴学习一些国外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培养方式,对中文的读写训练也是很有助益的。

动孩子的“学习动机”,离不开家庭启蒙

作为一个在临床心理咨询、社会工作和家庭服务中成长的人,这份“跨界”的视角,一直帮助我在很多早期启蒙领域,有更多结合心理学、交叉资源上的新发现。这几年的课程研发和启蒙知识传播经验,给我一个很深刻的启示:就是无论我们用多少手段、多少资源、多少时间投入到孩子的启蒙教育中,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启迪孩子的“学习动机”,这绝对离不开家庭教育。

 ​​

动机,顾名思义,是一个孩子能够持续做一件事情的力量。它必须得先引起这个动机,然后一定时间段的持续维护,才能最终让孩子形成持续滚动的自动轴,帮助孩子顺利进入接下来的学龄阶段。

这份学习动机的培养,最早期的土壤一定是家庭,最好的榜样一定来自父母。这一点,有时候很多父母会有“畏难”心理,觉得自己不是“学霸”,时间也不够,不该由自己来引导孩子学习。

但事实上,父母才是孩子读写能力最好的启蒙老师。它有很多特殊但又很重要的阶段需要我们提前掌握:

1.  孩子的早期阅读信号的捕捉: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发展是到哪个阶段?

2.  孩子的早期书写信号的捕捉:孩子涂鸦和表达文字方面含有什么讯息?

3.  孩子的语言学习启蒙要点: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更好的学习动机和读写专长?

4.  如何运用更成熟的项目制学习法和引导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文学素养?

我希望可以从专业的知识,妈妈的视角出发,和大家谈谈,读写能力在孩子中的发展,以及如何用最科学、最前沿的PBL(项目制学习法)的方式帮助孩子培育这份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0~6岁家长,无论你孩子处在什么阶段,都可以来倾听和学习的课程,因为孩子的读写信号稍纵即逝,而当你的库存容量越多的时候,你能够帮助到孩子,启发孩子的机会也会越多。

我希望通过孟母说亲子育儿的渗透式修炼和贴心陪伴,传递给你们力量和信心——我们完全有能力、也有方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子育儿】育儿的本质是亲子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lb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