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2正则化(岭回归)
1.1问题

想要理解什么是正则化,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上图的方程式。当训练的特征和数据很少时,往往会造成欠拟合的情况,对应的是左边的坐标;而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往往是中间的坐标,适当的特征和数据用来训练;但往往现实生活中影响结果的因素是很多的,也就是说会有很多个特征值,所以训练模型的时候往往会造成过拟合的情况,如右边的坐标所示。
1.2公式
以图中的公式为例,往往我们得到的模型是:

为了能够得到中间坐标的图形,肯定是希望θ3和θ4越小越好,因为这两项越小就越接近于0,就可以得到中间的图形了。
对应的损失函数也加上这个惩罚项(为了惩罚θ):假设λ=1000

为了求得最小值,使θ值趋近于0,这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得到中间坐标的方程。
把以上公式通用化得:

相当于在原始损失函数中加上了一个惩罚项(λ项)
这就是防止过拟合的一个方法,通常叫做L2正则化,也叫作岭回归。
1.3对应图形
我们可以简化L2正则化的方程:

J0表示原始的损失函数,咱们假设正则化项为: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圆形的方程:

其中(a,b)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那么经过坐标原点的单位元可以写成:

正和L2正则化项一样,同时,机器学习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一些方法(比如梯度下降)求出损失函数的最小值。
此时我们的任务变成在L约束下求出J0取最小值的解。
求解J0的过程可以画出等值线。同时L2正则化的函数L也可以在w1w2的二维平面上画出来。如下图:

L表示为图中的黑色圆形,随着梯度下降法的不断逼近,与圆第一次产生交点,而这个交点很难出现在坐标轴上。
这就说明了L2正则化不容易得到稀疏矩阵,同时为了求出损失函数的最小值,使得w1和w2无限接近于0,达到防止过拟合的问题。
1.4使用场景
只要数据线性相关,用LinearRegression拟合的不是很好,需要正则化,可以考虑使用岭回归(L2), 如何输入特征的维度很高,而且是稀疏线性关系的话, 岭回归就不太合适,考虑使用Lasso回归。
1.5代码实现
2.L1正则化(lasso回归)
2.1公式
L1正则化与L2正则化的区别在于惩罚项的不同:

L1正则化表现的是θ的绝对值,变化为上面提到的w1和w2可以表示为:

2.2对应图形
求解J0的过程可以画出等值线。同时L1正则化的函数也可以在w1w2的二维平面上画出来。如下图:

惩罚项表示为图中的黑色棱形,随着梯度下降法的不断逼近,与棱形第一次产生交点,而这个交点很容易出现在坐标轴上。这就说明了L1正则化容易得到稀疏矩阵。
2.3使用场景
L1正则化(Lasso回归)可以使得一些特征的系数变小,甚至还使一些绝对值较小的系数直接变为0,从而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 。对于高纬的特征数据,尤其是线性关系是稀疏的,就采用L1正则化(Lasso回归),或者是要在一堆特征里面找出主要的特征,那么L1正则化(Lasso回归)更是首选了。
2.4代码实现
3.ElasticNet回归
3.1公式
ElasticNet综合了L1正则化项和L2正则化项,以下是它的公式:

3.2使用场景
ElasticNet在我们发现用Lasso回归太过(太多特征被稀疏为0),而岭回归也正则化的不够(回归系数衰减太慢)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ElasticNet回归来综合,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3.3代码实现
from sklearn import linear_model
#得到拟合模型,其中x_train,y_train为训练集
ENSTest = linear_model.ElasticNetCV(alphas=[0.0001, 0.0005, 0.001, 0.01, 0.1, 1, 10], l1_ratio=[.01, .1, .5, .9, .99], max_iter=5000).fit(x_train, y_train)
#利用模型预测,x_test为测试集特征变量
y_prediction = ENSTest.predict(x_test)
.
.
.

欢迎添加微信交流!请备注“机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