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这一条,我才真正懂得了,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如此看重劳动教育,而他所做的劳动教育究竟是什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作者一直倡导的劳动教育是根据列宁关于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决定着劳动教育的原则。作者和他的教育团队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工作,正式遵循着下列各项原则和要求:1.劳动素养和一般发展相结合。2.在劳动中展示、发现和发展个性。3.劳动的高度的道德意义及其公益方向性。4.在童年期和少年早期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5.劳动种类的多样化。6.劳动的经常性、不断性。7.儿童劳动中要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性质。8.儿童劳动的量力性。9.劳动内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性。10.劳动的创造性,脑力和体力相结合。11.生产劳动的普及性。12.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相结合。13.使学生理解和体会到一个人获得的生活福利和文化财富是与他个人参加共同的劳动有依赖关系的。
为了正确的组织劳动教育和充分发挥劳动在个性是全面发展中的教育力量,作者按照下列特征把劳动进行了教育学的分类:1. 按社会意义来分。2.教学目的和教育目的的相互关系。3.劳动在实现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综合技术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4.智力和体力的相互关系。5.劳动工具的性质。6.劳动的成果。7.报酬。
苏联教育学把学习也列入劳动这一概念,因此作者所使用的“劳动教育”是广义的。这样,上课就成为了所有学生都必须从事的脑力劳动。当学生感到无所用心是可耻的,懒惰和游手好闲是可悲的,那么努力学习和劳动就不言而喻了。而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