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训练。小学低年级正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最佳时候。
我正值二年级语文教学,有些文本侧重阅读教学比如《一匹出色的马》、《青蛙卖泥塘》,有些文本侧重写作教学如《雷雨》、《沙滩上的童话》,而有些文本侧重语言教学如《找春天》等。
语文部编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课是《羿射九日》,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虽然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但学生对文本内容很熟悉,因为他们读过《后羿射日》这个神话。这两个故事异题同文,我在文本解读时引导学生根据羿射九日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进行划分段落理清思路,学生也能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对于学生能独立理解的文本我不多讲,我就抓住重点字词句来进行语言训练。语言训练不是只靠口语表达来提高,语言有多方面的训练方式,比如在文本中进行字词句的应用积累,句式的转换,修辞手法的辨别及使用都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先从字入手,认识炎字时,我就把火组合的几个字写出来(火、炎、焱、燚)让学生辨认,学生说没有这些字,我说去问字典老师它会告诉你这些字叫什么。当他们查到这些字时发出了不同的感叹声,惊讶汉字的神奇。我说还有几个宝贝让你认识认识(又、双、叒、叕),学生们瞪大眼睛又是一阵哇哦,我说中国的汉字就是这样有魅力让你随时感到好奇学无止境。
接着我问学生羿射九日的经过时用到了哪些动词,让学生圈出来,并试着加上“先……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来练习说话。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并让他们把修改后的句子齐读一次,体会语句变动后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就明白每个动作都是有顺序的不是随意安排,以后写话也就注意了动词的合理应用。
当我问学生羿射九日的原因时,学生把十个太阳炙烤大地变化的句子找出来,我问这个长句子是什么句,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读后发现是被字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借此我就让学生试着把句子转化成把字句,感受句子有什么不同。我问这儿为什么用被字句不用把字句,学生说要体现人们生活十分艰难。我说这两种句式的变换是看强调的重点对象是谁,要强调谁就把谁写在前面比如: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强调对象是我们。如果要强调教室那就变成:教室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随后我又训练排比句式,试着写一句描写春天的句子,如:春天来了,花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了,十个太阳就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这些句子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着写一写。这就对比喻、拟人、排比句式进行了专项训练。
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树林。试着写:小明( ),( )跑进教室。羿射九日结果怎样:大地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结合图片让学生体会“勃勃生机”、“滋润、繁茂、奔腾欢唱”与第三自然进行对比来理解词语意思。同时在用这些词语结合平时的观察试着写话训练,加强了词语积累应用。
这一课不需要朗读课文,默读的过程中就能理解了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我重点是进行了语言训练,由于时间紧迫还没来得及强化训练。这课是语言训练的最好素材,既有修辞手法的应用又有词语句子的积累,也对句式互换进行了训练与对比,积累了许多动词与描写景物的词语,学生收获很大。
为此,我认为一篇课文不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分析课文内容上,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来学习。尤其是低段教学更要注重语言训练,才能为写作打好基础。
如有不同意见请赐教!
远近高低各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