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呢,因为发完这条朋友圈我就后悔了
如何做到生活中不踩雷?“刻意练习”告诉你答案(堆了一大堆知识点和人解释“什么是刻意练习”实在太有损“刻意练习”的气质了,理论是要结合实际来说的)
一、走出舒适区
记忆中那是2009年的夏天。人们刚从欢庆过劳动者节日的热闹走出,室外的温度也已经慢慢让人感觉到夏日可畏,而在这一天四五点的放学时间里,是整个学校最沸腾的时刻。
2009年y中学的操场还没有被修整过,石沙草木构成的跑道上被日常训练的体育生们占领着。
这群跑步人里,我一个人都不认得。但有一个少年的背影我记忆犹新。面对火红的太阳,他弯腰,在腿上绑着沙袋、在腰上绑着绳子,绳索拖着一个旧轮胎,站在离人群最远的跑道上,费力的一次次起跑,带起身后尘土飞扬。
可能是准备考大学的学生,我并不知道通过这样的训练最终会把他的成绩带向何处。但是我明白,适当加压走出舒适区,一定是训练中必须的。当你负重前行也能跑的很快时,普通速度的练习一定so easy~
《刻意练习》原文选段: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人们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来讲,这并不令人心情愉快。但是足够有用。
二、及时反馈
我相信每个以器乐演奏为专业的学生都使用过电子设备录音功能录下自己的演奏作为检查,我也不例外。
如何做到生活中不踩雷?“刻意练习”告诉你答案《刻意练习》原文选段: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
在练习过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他们将监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监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做出相应调整。这种自我监测,需要高效的心理表征。
三、专注、大量且正确的练习
一直以来,我对专注的理解是:
· 当你走路时,你能感受到每一步里的脚踏实地;
· 吃饭时,味蕾打开,体会每一种食材的独特味道,真正的知道自己在吃什么,而非盯着某处或手机屏幕机械化的吃食;
· 阅读时,你的每一寸目光都集中在字面上,每一份理解都聚焦在字面后的逻辑里,而非东张西望或左顾右盼
……
专注可以观察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专注也可能是现代社会中最稀缺的品质之一了。
我记得某次看TED演讲,有个话题的大意是“在对你感兴趣的事情上先全情投入30个小时”。也就是说不管你是想学插画、书法还是瑜伽,先准备好30小时不断投入、去入门,再不断往上建设。
如果我们能够每天有一小时关掉电子通讯设备,把最好、最集中的状态留给自己,一年积累365个小时,你的成果一定会到达极致。
想一想,平均30小时就能发展出一项技能,一年你能获得12项新技能。或者集中一些,一年做好一件事,你都可以用每日积累出来的365小时+复利效应,这足以超越你身边50%的人。
还记得去年十一月我听克利夫兰音乐学院的教授卡勒夫妇的学术讲座,在谈到“练琴”时,他们重点强调的两点:
第一,不要机械练琴;
第二,每一遍都要比之前有进步。
第一点其实让我想起吃饭。现代人为什么总是容易不消化?因为如果吃东西时总盯着手机屏幕,虽然你觉得你在吃好吃的,但实际上是食不知味、不亚于嚼蜡一般的机械吃饭,这样一定会消化不良。
练琴也一样,如果仅仅是手指“机械运动”而大脑不能觉察自己在练什么的话,怎么能消化掉每一个细节并获得源源不断的进步呢?
《刻意练习》原文选段:
刻意练习通过着重关注过去获取的技能的某些特定方面,致力于有针对性地提高那些方面,并且几乎总是包括构建或修改那些过去已经获取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逐步的改进最终将造就卓越的表现。
四、心得:
其实阅读《刻意练习》这本书给我最重要的帮助是它不断击碎了我的“自我否定”,让我能更勇敢的相信自己。
我们总认为一个人生下来就有某种固定的潜力,比如学艺术的天赋、学数学的天赋……但我们必须了解到,这种预先确定的能力并不存在。即使有,又有谁能够真正认识到它并客观告诉你的潜力值有多少呢?
在人类发展史上,打破原有成就高度、扩张新的潜力和能力界限,如果单单依赖“天赋”这将是多么可怕又随机的事情。
在每一个行业,随着练习方法的改进和人类的成就达到的新高度,人们都在通过自身或集体的努力持续不断地发展出能“变得更加卓越”的办法,以抬高人们认为可以做到的“门槛”。
没有迹象表明这样的“门槛”将不能再抬高。因为每当人类发展至新的一代,潜力的界限也随之扩张和提高。
人类大脑具有强大的可适应性,通过正确的训练可以创造一些我们以前并未拥有的技能(比如完美音高)。而刻意练习就是这样一个专门用于帮助人们变成他们行业或领域中的世界最杰出人物,而不仅仅是变得“足够好”,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接下来,把精力用在正确的练习中,其它一切就交给时间去说吧。
如何做到生活中不踩雷?“刻意练习”告诉你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