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课反思】语文教学需要高品质朗读和思维训练

【听课反思】语文教学需要高品质朗读和思维训练

作者: 始终爬行的蜗牛 | 来源:发表于2021-10-15 20:38 被阅读0次

              语文教学需要高品质朗读和思维训练

            黄厚江老师认为,当前语文教学存在浮泛化、狭隘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一是以传递结论为中心,课堂表现是老师提问题,学生找答案,似乎课堂就是学生在找老师问题的答案,教学只是通过问答活动去“寻找”某个结论,教学变成了验证。二是以狭义的知识学习为中心,将学习零散的知识作为教学重点。三是以各种方法技巧为学习中心,认为方法最重要,学方法就是学知识,学会了方法就形成了能力。

            黄老师的观点不禁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评价等。尤其是最近一年来,我所观察的课堂教学(包括自己),或多或少地存在浮泛化、狭隘化的倾向,刚好今天听了两节语文课,越来越感觉我们的课堂出问题了,需要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切实进行深度阅读,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下面针对今天二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语文教学需要高品质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朗读调动各种感官,帮助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四学段(7—9年级)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标对朗读的要求有三个维度:正确朗读、流利朗读和有感情朗读,至于怎么朗读,尤其是有感情地朗读最为困惑,因此也导致无要求、无目的的泛读。朗读最终成为教学的一个常规环节,即为了完成任务而读。慢慢地,读得浮泛化,读得形式化。朗读作为理解材料的手段,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需要高品质朗读,用朗读助推理解材料。

            1、读得抑扬顿挫

               “抑扬顿挫”的意思是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要想读得抑扬顿挫主要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注意停顿,达到和谐的境界。比如《咏雪》的朗读,具体标示如下: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陈述事件起因,读得平稳)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读好“欣然”,表现出谢太傅与儿女们在讲论文义过程中,雪突然越下越多,灵机一动可以借此来咏雪时内心的喜悦)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语速快,体现出胡儿急切表达的心理)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语速稍慢,同时读好“未若”,体现兄女的自信)

            公大笑乐。(读好停顿“公/大笑/乐”,“大笑”是谢太傅的一种心理感受,“乐”也是一种心理感受,“大笑”是外在表现,“乐”是内在感受,分开来读,强调了人物内在感受)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述句式,读得平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朗读,具体标示如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结合标题中“左迁”,全诗的朗读基调是低沉的、哀伤的,因此,读得慢一些,声音低沉一些。

               “杨花落尽子规啼”,重点读好“落”和“啼”,读得轻一些,读得哀伤一些。

               “闻道龙标过五溪”,重读“过”,突出作者听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消息后,他已经过了五溪,有些遗憾之感。

              “我寄愁心与明月”,轻读“愁心”,强调此时诗人的内心感受。

            不是说将以上分析一股脑儿全部在课堂上完成,只是想展示教师利用朗读体现对文本的解读而已。课堂上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选取使用。

            2、读得有层次一些

           《咏雪》朗读,可以分层次朗读,以此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品析。

            第一次朗读:通过朗读,体现你理解了文章的层次。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起:开端)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承:发展)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转:高潮)

            公大笑乐。(合:结局)

            这是古代文章常见的结构形式,按照叙事一般的格式构成。

            第二次朗读:读出温馨的家庭氛围,读好开端。

            第三次朗读:读出看到雪越下越大内心的喜悦。

            第四次朗读:读出白雪不同的姿态,读好高潮。对胡儿的话,读得稍快一些,体现急切;对兄女的话,读的慢些,读得坚定一些,体现自信。

           第五次朗读:读出谢太傅内心的喜悦,注意和“欣然”的区别:“欣然”读得内隐,“大笑乐”读得外显。

            第六次朗读:在以上五次朗读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合读,综合体现以上五次朗读成果。

            二、语文教学需要思维训练

            平时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却觉得困难无比,我们还一味地埋怨学生,其实是学生思维能力不好所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任何一项活动都离不开思维的参与。语文教学需要不断促进思维发展,提升思维品质。尤其是当前深度阅读,更加需要高品质思维的参与。

            比如在《咏雪》中,我们可以这样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问题1:“俄而雪骤”在文中的作用。

            问题2:“公大笑乐”  的意味分析。

            问题3:谢太傅是否未对胡儿和兄女的回答做出评价,从文章中找出依据,并谈谈你的理解。

            再比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我们可以这样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体会“闻道龙标过五溪”中“闻”体现的作者复杂情感,借助资料来体会:

            资料:早年贫苦,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体会“我寄愁心与明月”中“愁心”的意思。

            以上两个问题,其实均指向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聚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改革,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呼唤课堂转型,即从学科知识的逐“点”解析,学科技能的逐“项”训练走向情境性、体验性和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单纯的知识是不能转化为核心素养,只有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重视学生的体验,改变“教师高控”的课堂生态,进行课堂革命,才能寻得语文教学的一线生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课反思】语文教学需要高品质朗读和思维训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zm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