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又称心率过缓,是常见的心律失常。
有些人,平时看着正常,但心动过缓突然出现时,瞬间心率下降到40次/min以下,这时就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者甚至直接晕厥倒地。
如果长时间出现心动过缓,有可能引起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心动过缓,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就医检查,以免情况恶化。
一、什么是心动过缓?
正常人静息心率为60-100次/min,如果心率低于60次/min,则称为心动过缓。
引起心动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房颤伴长RR间期等,还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以及药物影响。
一般心动过缓的患者可无症状,严重的心动过缓可造成低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加重以及晕厥等症状。
二、心动过缓如何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处理,不仅要考虑心律失常本身,还要综合其基础疾病及纠正诱发因素等临床症状。
对危及患者生命的心律失常需紧急处理,对非危及生命危害较小的心律失常要谨慎处理,以防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加重心律失常的危害。
可以用好朋友心电图机,在家自查心脏风险,及时了解心健康。
心动过缓的治疗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无症状者,无需治疗,观望即可
2)心率<50次/min,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或可考虑安装起搏器。
3)心率<50次/min,无症状者,生理性的可以见于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睡眠以及年纪大的患者,可以查一下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4)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应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5)病理性因素,如窦房结功能障碍,各种传导阻滞,各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等引起的心动过缓,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
6)心率<50次/min且出现症状者,提高心率药物过敏或药物作用不明显的,需考虑安装起搏器。
三、心动过缓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1)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保持平和的心态,情绪上不要大起大落,不要过度紧张、激动等。
3)定期体检,查看心电图等相关项目,看病情是否有好转,也可以买个好朋友心电图机,在家自查心电图,及时了解术后康复状况。
4)戒烟限酒,吸烟喝酒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主因之一,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戒烟限酒,尽量不喝酒。
5) 饮食方面应该多吃一些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蛋白质,容易消化的食物,应该要避免吃硬的,有刺激性的,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6)保持适量的运动,其中最好的运动是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休闲运动,切不可剧烈运动,不可运动过度,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康复运动训练。
7)衣服不要穿的太紧,避免呼吸困难,睡觉时感觉压的胸闷时,尽量不要平躺,可以采取右侧卧的方法。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可心 好朋友心电图机健康专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好朋友心脏健康,每天为你提供最实用的心脏健康知识。
原创不易,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