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讲  六种成就(四)

第二讲  六种成就(四)

作者: mgsjty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07:06 被阅读108次

            《佛说无量寿经》直解
              第二讲  六种成就(四)
              妙果寺达照法师 直解
            二0一八年十一月十八日
    那么“一切大圣”,这个“大圣”这里指的是大乘的菩萨,不只是指小乘,就是佛弟子当中“外现声闻相,内密菩萨行”的这些大菩萨。外面现的是一个声闻、是一个比丘,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托钵化缘、然后只管自己修行的,但实际上,你看他们都传播佛陀的教言。如果佛陀的教言,没有他们这么多的罗汉弟子到处去传播,也不可能传播到今天,我们大家也就没机会学到这个法,都是因为有他们愿意利益众生、弘法利生,所以才有教典、才能传下来,所以呢是“大圣”,不是一般的小阿罗汉,也不是小圣人。
    那么“神通已达”这里面的“神通”,阿罗汉有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那么最后一个漏尽通。漏尽通是关键,如果只有漏尽通,没有其他神通的,那有神通但是“不达”,这“神通已达”指的是六种神通都可以具足。但是六种神通具足的人里面,也有大一点小一点的神通。这里的这个“大圣”,指的神通都是很大的,都不是一般的小神通。这是前面的这个“众成就”。
    那么“万二千人俱”这些大比丘,要举出一些代表,这些代表就是在佛的弟子里面都是属于上首弟子,就是佛的大弟子。上首,就是如果排位置的话,排在最上面、最前面的位置的。就像在座的,你看出家师父都在你们的上首,师父都在最前排坐着。前排就坐的,都是要引导后面的人,就是前排的都是修行好的——他们都能够出家修行了,是这个意思。那么佛在世,《无量寿经》里前面的上首弟子,都是这个获得圣人的果位——通达的神通都有具足。
    那么这个名字很多,如果每个名字都解释,恐怕要花很长时间,所以,我给大家简单地这个念一下就可以了。这个大弟子当中,第一个叫“了本际”尊者。尊者这个是包括现在南传佛教对很多的老比丘、上座比丘的尊称、一种尊称。尊者,就是我非常尊敬的人——非常尊敬的,不是一般的尊敬,非常尊敬的人,称为尊者。那么这个、如果按照这个尊者的身份来说呢,通常像佛经里面都指的是阿罗汉弟子。就是通常是指他已经解脱了,他不是一般人间的这个受尊重、受尊重的人,而是已经获得解脱,三界以内、能够做三界以内众生的导师的人,才成为真正的尊者。所以这个第一个就是“了本际”,“本际”就是真如、涅槃,就真如本性。他已经到达、了解了真如本际;就是最核心的地方,他已经到达了。
    尊者,“尊者正愿”,就是这个愿力发起来是非常纯正的愿,就是能有自利,又能利他,不舍一切众生,这个愿才算正。如果你的愿说:“菩萨,你保佑我多赚点钱。”这个也算是愿,但是还不够正,真正的正愿是发菩提心愿、你的愿才算是真的正愿。
    第三是“正语”,这个一切语与如来相应。如果按照“八正道”里面的,正语是不伤害的语言,就是没有妄言,没有绮语,没有恶口,没有两舌,这就算正语了。但是,如果对于阿罗汉来说,他的这个语言讲出来完全是可信的。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语言都不可信,都还有靠不住的地方。那只有证得四果罗汉的人,语言才算靠得住,那叫正语。 
    后面是“大号”,这也是名字叫大号,这号,这个心量很大名称很大;这个号就是名号,他的名称、名号都非常大,人家一听,心量就会很大,就不会计较,不会执着。在生活当中,我们有很多人,对这个名称、名利财色都很计较、都很执着,这个人我是非在内心中很多。但是,你的内心要把它放大,大到包容一切,这样子,你内心中就没有什么纠结了,什么都把它放开,都把它放下。
    后面是“仁贤”,就仁慈又很贤惠、仁贤。
    “尊者离垢”,就离一切烦恼之垢,内心没有任何的污染,尤其是见惑和思惑全部都了断了。
    那“尊者名闻”,由于他内在有德,所以,外在这个德闻、德名能够闻遍十方。像阿弥陀佛、这个观世音菩萨,由于他们的德行圆满、这个万德庄严,所以名闻才能够遍十方。不是我们一般的人讲“沽名钓誉”,这一定是名至实归,就他内在有德,他的行为、他的德行才能够名闻出去,所以叫名闻。
    后面是“善实”。这个善实就是善行到了真如实际的地步,而不是虚的。那我们平常的善法,经常是带有目的性。比如说,你求菩萨保佑你的时候,你也去布施,但是布施的目的是要得到一点好处。所以我对你好,是因为要求你要对我好。就好像、说难听一点就好像钓鱼,你先舍一点鱼饵,然后那个鱼就上钩了。你对别人好,你就希望别人对你更好,那这个善呢,就不是“实”、不是实实在在的善,实实在在的善,就是你对别人好就纯粹只是对他好,没有目的的,百分百都只是对他好而已。
    所以,他对你好对你不好就不再要求,那谁能做到这一点呢?其实只有我执破掉的人才能做到,我们一般的凡夫都做不到的。你这个母亲对子女那么好,母爱那么伟大,如果那个子女大逆不孝,天天跟你对着干,你心也会凉掉,心凉掉,你的爱可能也会就收起来了,就不给他了;但如果他对你好呢,那你可能还会继续给,就是有点交易的味道在里面,这个凡夫的心就是这样。所以,善能行到实处,这个不容易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一步一步地、慢慢地训练自己。
    “尊者具足”,就一切法,自性本来具足。就是一切烦恼能够了断,佛菩萨所具有的功德、或者解脱涅槃的功德,已经具足了。没有缺陷,这叫具足。
    这个“尊者牛王”,为什么叫牛王?这个佛经常被比喻为牛王。就《涅槃经》说“从牛初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熟酥出醍醐。”那我们听佛法觉得是醍醐灌顶,这个醍醐从哪里来呢?都是从佛那里诞生出来的,佛讲法就像这个牛诞生、这个挤出来的牛奶一样、牛乳一样。那佛在很多经中都比喻为牛,比如《法华经》里面说“羊车、鹿车、牛车,还有大白牛车”,这个大白牛指的就是佛。所以我们经常说你这人真牛啊!真牛就是真佛的意思,真了不起啊,很了不起,“牛”是当了不起的意思。所以这个“牛王”,当时也是指具有佛的功德。
    那么“尊者优楼频螺迦叶”,这个“优楼频螺”是指木瓜林。据说他是木瓜林里面诞生的,所以用这个名字,就给他这个取名字了。
    “伽耶迦叶”,是在伽耶城,以城为名,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的那个城,叫菩提嘎雅,就是菩提伽(jia)耶。以前好像老和尚们、老师父们传承给我们的就叫伽(qie)耶、伽(qie)耶迦叶,伽蓝菩萨的伽。现在他们学了梵文以后,发现伽(jia)耶好像更准确,因为他那个梵文叫嘎雅。菩提嘎雅,菩提嘎雅就是菩提伽(jia)耶,那个嘎雅跟伽(qie)耶,还是嘎雅更准确,所以读迦(jia)叶好像更对。当然这个我们有传承也没问题,就是师父叫你读伽(qie)耶,你就读伽(qie)耶就好了。这菩提伽(qie)耶,以城为名。
    那么“尊者那提迦叶”,“那提”是一条河,就是尼连禅河边上的一条支流,那条河。
    所以他这三个是三兄弟, 这三个、三兄弟就是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是大迦叶、二迦叶、三迦叶,是三兄弟。这个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他们这三兄弟本来都是事火外道,本来是拜火外道,这个天天是这个火供,每天做很多的火供烧起来,因为火会烧烦恼,火会净身,火会干嘛干嘛,就天天去弄了很多的道具,都是烧火的,把那个火烧起来,做供的。那佛陀去把他降服了以后,大迦叶的五百弟子就跟随佛陀出家了,包括他自己。那二迦叶跟那个三迦叶,也各有二百五十弟子,那加起来,三迦叶三兄弟加起来有一千个弟子。佛陀的“千二百五十人俱”,这第一次他把大迦叶一个人降服了,这一千个弟子都跟着他走了,这是在佛经里面,也是经常会出现的,他们长期跟随这个佛陀修行和弘法。
    后面是“摩诃迦叶”,摩诃迦叶,摩诃就是大迦叶,跟阿难尊者都是佛陀的左右两胁弟子。
    那后面还有舍利弗跟目键连。据佛经记载,舍利弗跟目犍连也是两个人很要好,一起修行。那么两个人也有二百个弟子;他们两个人各有一百弟子,两个人在一起有二百弟子。也是被佛陀感化了以后,把他的两百弟子都带过来了。所以三迦叶、舍利弗和大目犍连这千二百弟子,再加上伽叶、伽叶尊者带了五十个人来跟这个佛出家,就加起来一千二百五十弟子。
    那后面有“尊者劫宾那、尊者大住、尊者大净志、尊者摩诃周那、尊者满愿子、尊者离障阂、尊者流灌、尊者坚伏、尊者面王、尊者果乘、尊者仁性、尊者喜乐、尊者善来、尊者罗云、尊者阿难。”这个“罗云”是罗侯罗,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这个出家前的这个儿子。那成就以后,他又过来出家。阿难是佛的堂弟,跟随佛陀出家,最后做佛的侍者。
    “皆如斯等上首者也。”这个“皆如斯等”,就是万二千人,一切大圣、神通已达的人,都像这个大弟子这么多,都是挺了不起的。所以佛讲这个《无量寿经》的时候,应该是佛成道以后时间已经比较久了,他身边的这些弟子修道都各各有所成就。这是第一部分,就是讲的这个声闻弟子都是挺了不起的。(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讲  六种成就(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jk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