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人混的不如意,主要原因在哪?
在于他爹妈、爷奶也不怎么如意,还把那套不如意的生活哲学当做至宝传给了孩子,孩子稍有偏差,爹妈就会把孩子拉回到自己那一套生活逻辑上。
想改变自己,首先要在空间和时间上隔绝原生家庭,才有可能去思考自己到底要什么,而不是再重复一遍父母的老路。
2
很多人都说不喜欢虚伪的人,但是你放眼望去,不虚伪的人,往往是首先被淘汰的。
大家都是演员,演的真实不代表人真实,别看他说什么,看他做什么。
3
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别人爱好什么是他的自由,要尊重别人的爱好。
他喜欢刷抖音,你喜欢看书,你可以说自己不喜欢刷抖音,但是没必要非得说服他看书更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4
朋友是阶段性的,除非你们能一起赚钱、一起进步,否则随着两人认知和圈子的变化,必然会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
不必挽留,也不要想着改变,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也留不住,过好自己的人生更重要,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和安全寄托在他人身上。
5
世上没有新鲜事,人脑子里也没多少新鲜事,来来回回都是那些东西。
所以,如果你能把老问题考虑清楚,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就能从容许多。
6
自我有两种:真自我,假自我。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心理与行为从自己的感觉出发;有假自我者,他的一切围绕着别人的评价而构建。
有真自我的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即便没要到什么,他仍然有一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
有假自我的人,不管他的欲望看起来有多强,其实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要的,是别人都要的,只是,他希望自己要得更多更好,若实现了,他就觉得自己有高自我价值感,若不能实现,他的自我价值感就崩塌了。
——《巨婴国》
没那么多真自我,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在追逐别人定义的概念和标签,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从来没想过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又为什么需要。
7
遇到想不通的问题,从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往往更容易找到答案,如果只考虑情感和道德,那就会越思考越迷茫。
8
翻算法平台作品下面的评论区,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些动不动就指点别人的人生该如何的账号,点进主页,通常是过的一塌糊涂的人,没有安全意识,没有边界意识,没有学习能力。
但那么多人就是喜欢和这种人辩论,于是原本正常的人也开始被拉到和这种人一个等级,再被这种人用独特的逻辑打败。
9
想对别人好,要首先把自己变好。
你变好了,自然会有人接近你,你自己的生活过的一塌糊涂,别人又凭什么相信你有帮他变好的能力?
每日运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