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哲思
一生未婚,2年签次合同,维持了51年,他们为何不选择结婚?

一生未婚,2年签次合同,维持了51年,他们为何不选择结婚?

作者: 奶茶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20-12-22 20:39 被阅读0次

最近,江浙地区的“两头婚”习俗引发热议,引发我们对当下社会,重新思考婚姻,思考婚姻的可能存在形式。

一生未婚,2年签次合同,维持了51年,他们为何不选择结婚?

何为两头婚呢?男女双方不娶不嫁,男女各自成家后,互相仍以各自原生家庭为主,生育的两个孩子分属父母两个姓氏,从形式上看,两头婚约,是男女婚姻平等的最好证明,也同时破解了沿袭千年的中国婆媳关系问题,是独生子女普遍的现代社会,为了更好的平衡家庭与照顾父母,这也是新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探索形式,这无关好坏,无谓对错,是我们现代社会探索的自由空间,正如硬币的两面,正面反面都是硬币本身所系。

一生未婚,2年签次合同,维持了51年,他们为何不选择结婚?

在我国多民族的机构下,在婚姻法的框架下,也存在各式各样的婚姻习俗,比如:摩梭族的走婚习俗,走婚以母性为尊,没有门当户对,没有媒妁之言,更不必遵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准确的说,走婚也体现了婚姻的本质,没有经济纠葛,男女平等,感情是走婚的重要因素。

走婚为中国婚姻提供了另外一种模式,婚姻不靠一纸合约束缚彼此,在西方的历史上,20世纪法国著名大思想家萨特和波伏娃,给出了另外一种范本。

一生未婚,2年签次合同,维持了51年,他们为何不选择结婚?

萨特是一名伟大的哲学家,一生在追求自由,绝对的自由,为了自由,他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

我拒绝荣誉称号,因为这会使人受到约束,而我一心只想做个自由人,一个作家应该真诚地做人。

这是他对自由的追求,对于爱情,他说:爱情是冲突。

如果成为别人的对象,并乐于按对方的意愿来展现自我,以满足对方的自由,这就是爱情。

爱人的被占有不同于物的被占有,这种占有是精神的特殊方式,主客双方都在共享自由。

为了这份自由,他一生未婚,却有一个终生伴侣,风风雨雨,彼此相伴半个世纪,如果童话是美好的,那么这份纯粹大概就是童话最美的模样了吧!

萨特与波伏娃的故事始于一见钟情的浪漫,也终于相伴白首的美好。他们一见钟情,相互陪伴了51年,从始至终,没有走入婚姻。

相信很多人都很难想象,也很难理解,他们认为彼此喜欢这件事不需要任何其他因素的干扰,结婚也是干扰因素之一,彼此喜欢的意愿是决定他们在一起的唯一原因,这份意愿维持了整整51年。

那为什么他们彼此喜欢,感情一直很好,结不结婚又有何妨呢?

如果结婚了,我们会无法分辨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相守在一起,是因为相互的爱恋,还是因为婚姻制度的约束,如果没有婚姻的制约,我们仍然是伴侣,那我们在一起,必然是出自彼此自由的意愿,纯粹出于爱情。

这是萨特的回答,也是这位伟大哲学家的婚姻准则。

萨特与波伏娃的故事,无论我们觉得难以接受,或者表示钦佩,或者觉得不切实际,抑或是不可能做到,无论如何,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存在的范本。

结婚只是一种形式,无论结婚与否,感情是维系两个人的核心,是亲密关系的基础,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你的愿意,你的主张是最重要也是我们做出选择的唯一依据。

日益高升的离婚率,离婚冷静期,非婚生活方式的正常化,这些是现代社会婚姻的现状,这其中有男女身份的平等意识提升,有人们对自由的追求,有个性中的特立独行,正如开头说的,任何一枚硬币的抛出,有其正面,必然也要承担选择后的反面带来的后果。

无论环境如何,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大概婚姻或者感情最美好的本质,却从未改变,是忠于彼此的纯粹,是自由,婚姻的形式,仅取决于,你的意愿,你的自由。

萨特的对婚姻的存在主义哲学,无论认同与否,都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婚姻文化的样本,不需我们效仿,只希望我们可以多个维度,去看待,去接纳,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一生未婚,2年签次合同,维持了51年,他们为何不选择结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生未婚,2年签次合同,维持了51年,他们为何不选择结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mz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