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汉本1605班
论《诗经》、《离骚》之启示

论《诗经》、《离骚》之启示

作者: 江南小巷 | 来源:发表于2017-06-11 14:13 被阅读82次

汉本1605班      吴翠林     1601548

论《诗经》、《离骚》之启示

       先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时期之一,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所确立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品质,显示出了先秦文学的博大与强盛的生命力,其中《诗经》和《离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涉及的范围广泛,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个社会阶层,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生活,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对后世的现实生活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即音乐的曲调;雅又分为大雅小雅,指朝廷正乐;颂是宗庙之乐,它们是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实施教化的工具,后来被广泛引用,具有很强的实际作用。《诗经》中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不仅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世态人情等各方面的社会现象,而且还对现在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人们在处理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得以借鉴。其中有大量的远征诗,写出了当时征战士兵勇于拼搏,不畏艰险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怀和精神至今还被世人所推崇,成为前进的动力。

       《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痛苦。《关雎》中写了一名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想象若能与心爱的她在一起,将要与她“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形象的描写了男女之间想爱却不能得的矛盾心里,这从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男子的不够勇敢,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也能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又很多人都是望爱止步,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但却不懂得换个角度思考,从而陷入困境,无法自拔。这就告诉我们当遇到心仪的她,要敢于大胆的追求,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才有可能发展为两情相悦。

       《诗经》中被人所广泛传诵的当然不止与此,《氓》作为代表作之一,诗中它以一个普通妇女的口吻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过程。让我们不得不产生一个问号,难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的是不自由的吗?事实证明并非全部都是如此。诗中男女主人公是从自由相识然后到自由恋爱的,在当时的社会来说,他们这种前卫的方式是勇敢的,也是被人所羡慕的。但是,女主人工在婚前和婚后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刚开始被虐到最后的被抛弃,这无疑是悲哀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显得没有那么讨厌了,父母是过来人,以他们的社会经历以及看人的眼光,必然会比自己准确,他们的建议也能让我们更加理性的思考,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悲剧发生。在现实的社会里,工作和社会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人没时间顾及恋爱,从而委托父母替他们找对象,这无疑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同时,对于恋爱,我们要学会理性的思考,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冷静的思考,面对感情的失败,要敢于反抗,敢于放弃。

       

论《诗经》、《离骚》之启示

    《离骚》是先秦时期屈原的重要代表作,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被后世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中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以及自己强烈的爱国精神,愿为之效力的高尚情操。

       屈原在《离骚》中写出了自己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在乱世中依然坚持自我的修养,不同流合污,希望引导君王兴国,实现“美政”的理想,并且反复的劝诫君王要像先代的圣贤学习,吸取历代昏君的教训,不要只图眼前的享乐,而不顾严重的后果。屈原对于治理国家理念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还有忧国忧民的思想,都对我们现如今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一些贪官为了得到自身的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国家,欺压百姓,这是多么的可恨。相比之下屈原《离骚》中的精神就显得弥足珍贵,我们社会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忧国忧民的意识。作为新生的一代,我们不该将爱国只停留在文字上,而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即使遭遇挫折,我们也应该坚持自己对理想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让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深深的扎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发扬光大。

       在读了《离骚》之后,我深受震撼,没有办法想象当时的屈原是经历了多少磨难才写下了这篇传世之作,但我能体会到他对理想的坚定,以及对高洁人格的坚守,对他深深的佩服。

      《诗经》中的诗和《离骚》向我们表达的思想,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历史的作品,才让我们有了借鉴,从而更好的对照现实中的生活进行对比,更好的理性思考和坚守自己品质。

相关文章

  • 论《诗经》、《离骚》之启示

    汉本1605班 吴翠林 1601548 先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时期之一,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所确立的文化...

  • 《离骚》论

    春秋既经,战国其代。古者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众生纷杂,百态群居。君子处乱世,苦性命之危浅,疾名德之不彰,...

  • 花中隐士——菊花

    我国栽培菊花有悠久的历史,在《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据历史...

  • 《诗经研究史概要》摘记(6)

    十二、民国以来的《诗经》研究 1、胡适 胡适是《诗经》现代研究的开山人。专题论《诗经》的文章有:《论<诗经>答刘大...

  • 蝇之启示

    说蝇,述蝇之能力,非赞蝇之作为,实乃论学蝇之要,悟人生存之法。 蝇虽人人恶之,然于人启示甚深。 启示一:弱小铸就强...

  • 性文学系列之七:风骚

    风骚,是《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诗经》中最著名的篇章是《国风》,《楚辞》中最著名的篇章就是屈原的《...

  • 相逢

    站在诗经的源头 吟哦离骚的悲壮 我从未暗自祈盼 与你相逢在邶风之颠 而当你的足音轻叩 在我沉睡的小道 炽热而骁勇 ...

  • 世界观问题 5 原始有神论

    原始有神论包括历史上的各种传说和崇拜神的各种宗教。 原始有神论在无神论之先。 原始有神论很可能带有神的启示。 先是...

  • 叶嘉莹先生古诗词课读书笔记之七

    《离骚》在我国诗史上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个高峰。 《离骚》兼有《国风》“好色而不淫”和《小雅》“怨诽而不乱”的优...

  • 离离骚

    千年离骚争议繁多,毁誉兼有,今借静希先生"牢骚"趣论,发离骚之离骚。 ---引 初读离骚,满眼皆大夫叹"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诗经》、《离骚》之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ph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