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读书笔记之《从一件小事谈起》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读书笔记之《从一件小事谈起》

作者: 红利lihong | 来源:发表于2018-11-18 15:06 被阅读10次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作者曹聚仁。曹聚仁(1900--1972)。浙江人,民国著名记者、作者。《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是曹聚仁先生晚年之作。

    一件小事,是作者曹聚仁先生患病在医院住院期间依旧看书读报,一位护士小姐从家中带一部钱穆先生的《国学概论》,说是高中时期毕业会考用书,护士小姐说看不懂,问曹先生什么叫“国学”,这件小事,带给曹先生一个极有意义的课题,究竟中学毕业会考,该不该在语文科附加“国学常识测验”?年青一代,该不该念《国学概论》?

    国学,乃是外来语。日本人原有“支那学”、“”汉学“这样的名词。十九世纪后期,留学日本归来的学人,译之为”国学“,就是中国学术。与我国古代的”国学“不同,古代的”国学“即”国子学“,也称”太学“便是今日的国立大学。“国学”这名词,仔细考校起来,颇有毛病,因此有人称“国粹”,也称“国故”,“国学”一词已约定俗成,一直和“国故”一同流传着。

    “国学”、“汉学”、“中学”这类名词,有着和“西学”对抗的意味,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阿Q型的夸大狂心理作用。在清末维新人士提出,“国学”大盛,政治无不腐败。有人嘲讽国粹派的复古头脑。在当年,作者本着“破旧立新”、“古为今用”,不提倡叫中学生读《国学概论》。至此作者要写这一部教育海外文史教师的书,要他们明白“国学”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要给教师们明白呢,讲段老话:见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曹元宠题村学堂去:此老方扪虱,从雏争附火,想当训诲间,都都平丈我。”(原文)意思是: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有一则笔记:宋代曹元宠有一首《题村学图》诗,诗描写的生动形象,一个“老先生”正在那里低头扪虱,一群学子们则围着火炉烤火,回想刚才上课的情景如何?老先生教“都都平丈我”,学子们人云亦云,也跟着喊“都都平丈我”。

    什么叫“都都平丈我”?《论语:八佾》里有这么一.段话:“子日: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说: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借鉴于夏、商两代的礼乐制度而修定的,多么丰富而多彩呀!我遵从周朝的制度。)当时杭州有个“老先生”,他把“郁郁乎文哉"竟然教成了“都都平丈我”。有道是“名师手下出高徒”,不用说,学生子们亦步亦趋,自然也一一都成了“都都平丈我”了。更令人吃惊的是,一天,有一位老成博学的读书人打从这里经过,听了这“都都平丈我”,不禁大吃一惊;在吃惊之余委实于心不忍,于是便立即跑到学校里去纠正。但是谁能料到:学生子们听了“郁郁乎文哉”之后,竟然反以为怪、全都被吓得跑了个精光。当时又有人曾写了这样一首诗说一一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郁郁乎文哉,学生都不来。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这个“老先生”实在是误人子弟,遗害无穷。在作者看来,“都都平丈我”这笑话,却说到文化思想的一种实情。

    明初,国家科举制艺取士,试题限于四书五经的小范围,朱熹《四书集注》成为儒家的典型,凡不合朱说的,便在排斥之列。列举两个朱注的两处不同注解:例一“当仁不让于师”。在东汉经学家郑众这里“师”解作“众”,即是说,在正确的观点上,即算多数人反对,还是坚持下去。而朱《注》把“师”解作“老师”。例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朱熹训“耻”为“不足”。而据另一说,“而”字是“之”之误,“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更通顺。以上两则都是将“郁郁乎文哉”作为“都都平丈我”。而在“都都平丈我”的世界,有人把错误改正为“郁郁乎文哉”,一般人一定引为异谈奇说。当时香港文化界也是“都都平丈我”的情形。

    作者从反对读经观点来研究“国学”的,而香港的教育当局,包括若干文史教师在内,是从提倡读经观点来谈“国学”,站在“都都平丈我”的观点上主持会考。至此作者说出写作的目的:还得把当前的文史教师唤醒起来,否则新一代的青年,依旧在科举的会考中熏陶着,永远脱不了“都都平丈我”的糊涂梦,那才流毒后世,不可救药了。

    此章节知识点:

    一、朱熹(1130-1200) ,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婺源县(原属徽州地区)人。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南宋绍兴十八(1148年) 中进士,历任左迪功郎、转运副使、焕章阁待制、秘书修撰、宝文阁待制等职,死后诣赠"太师",封"徽国公"。朱熹少年得志,但由于他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与当权者相逆,所以仕途颇为坎坷。晚年个人失意,国家也日趋崩溃,他在寂寞和痛苦之中,一方面发愤著书立说,一方面寄情山水以消愁。绍熙四年(1193年),朱熹在福建建阳的考亭筑室课徒,四方慕名而来者很多,由此创立了在理学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考亭学派。朱熹死后,送葬弟子竟至千人。生平著述极丰,如《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朱子语类》、《文公家礼》、《朱晦庵集》等。

    《四书章句集注》是四书的重要的注本。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 、《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 。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 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明清以后的科举制度,均以《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题库和标准答案,所有的答卷、观点均不可违背其中的说法。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序上说:“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可以说,《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不可低估。

    二、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读书笔记之《从一件小事谈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rg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