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说到马虎可以大致分为:审题马虎,计算马虎,思路马虎。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马虎出错呢?
一道数学题最开始的部分,就是审题,也即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对于审题马虎,这是由于长期不好的阅读习惯造成的,比如喜欢跳读、略读,这就会造成审题时的信息缺失,哪怕是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一个标点符号的偏差,这道题目的结果就大相径庭。
为了避免审题马虎,当然这需要我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包括两部分:其一为阅读,其二为理解。阅读是最基础的,就是你起码得一字不落地把题目阅读完整,这样才能把题目信息转化成自己的解题素材。理解是更进一步的能力,是把解题素材加工形成解题思路的能力。读到题目中的某一个条件,能够想到这是考察哪部分知识点的,经常和哪部分知识结合,有哪些重点和难点,常用的方法和思路是什么,有没有特殊情况需要注意或者排除的,有没有哪些计算上的错误是容易在这里犯的。这些问题都是应该在阅读之后需要联想到的,当然这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要求很高。如果你连这道题是考察什么知识点的都不清楚,或者你明知道它考察这个知识点,但你没记住相应的知识点、公式或者方法,这都是寸步难行的。
计算作为一道数学题的主体部分,考察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于计算马虎,这可是马虎中的战斗虎,虎中之虎,是多数学生犯的多数错误。并且多是那种检查出来错误就像给自己一耳光的低级错误。比如,简单的十以内的加减乘除算错,少算一个倍数,少添一个负号,少算了某一项,等号或者不等号两边移项符号写错,更有甚者,在草稿纸上算对了,誊写答案的时候抄错了,呵了个呵,这种的错误请出门左转一直往前走不要回头好吗,我没有你这样的学生。
为了避免计算马虎,我对学生的要求是,草稿纸要像作业纸看齐,作业纸要像试卷看齐。平时打草稿就要像写作业那样,同一题的计算步骤写在一块,标清题号。草稿纸不要乱写,这写一步那写一步,也不要乱画,或者写的太大,这样一方面会显得杂乱,一方面也浪费纸张。草稿纸上步骤工整,计算清晰,每一步有理有据,能省的步骤省去,不能省的步骤,或者不熟练的步骤,就慢慢写,不能还没学会走路就想着跑步。
其实对于计算出错,换句话说,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不熟练,为什么1+1等于2我们都不可能出错,就是因为太熟练了,你的计算能力远高于这个计算步骤,所以不会出错。计算就是这样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考场一分钟,场下十年功。只有平时写的认真了,练的多了,在作业本上呈现出来的步骤才会清晰明了,在试卷上呈现出来的答案才能准确无误。
解题思路是一道数学题的核心部分,是最关键的一步,考察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即使你对于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熟记于心,计算能力也炉火纯青,但如果你读了一道题几百遍也想不出任何思路的话,那也是白搭。并且有时候在解题思路上会有分叉的时候,比如一道题你可以用两种方法去做,在某一步这两种方法就分道扬镳了,用了不同的技巧,不同的知识点,但是你对其中一种方法相关的技巧和知识点又有点模糊,思路该怎么往下走也拿捏不准,同时可能这种方法往下算的时候又会分叉,又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你这时候又在选择的一条路上拿捏不准,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结果错误。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画思维导图,把思路简单的画在草稿纸上,到了哪一步分叉了,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接下来由这个方法能推出来什么,能不能推出结果。如果不能,就马上返回那条未选择的路,试着用另外的方法看能不能得出结论。画出解题的思路框架,就能够避免脑袋中一团浆糊,不知道该在哪一步做什么。在考场上,不能因为某一个思路不通,就跟它杠上,我一定能用这个方法解出来,我一定要用这个方法解出来,这样其实非常浪费时间,并且很可能思路是错的。
马虎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花心思去对付它。所谓的细心,就是你在细节处做了足够的思考,用心去应对。也希望每一个被马虎困扰的学生,能够细心地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数学成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