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听人说,生女儿就是银行,生男孩就是豺狼。一句玩笑话,之所以流传很广,的确很贴近现实。但我可不想自己儿子被养成了豺狼。所以我看了一本书《养育男孩》。今天与大家分享《养育男孩》的读书笔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史蒂夫·比达尔夫(Steve Biddulph)
男孩身上与生俱来的男性气质,是作为家长的你一定不能忽略的:了解男孩成长过程的三个关键阶段,培养他所有积极正面的品质,在适当的时候让最合适的人陪伴他、影响他,引领他成长……数年后,作为父母,我们将为此而收获骄傲!
六岁前为温柔期,男女孩区别不大,男孩分离焦虑比女孩更敏感,不建议早送幼儿园,应为其找固定的有爱的看护人。
男孩爬土坡,应该让他爬,但爷爷奶奶可能会怕孩子弄脏衣服,就会批评他。孩子会担心大人责骂,就不再探索新事物。
6到13岁,孩子会尝试学着做个男人。爸爸应该是孩子的榜样,爸爸的偶像作用很重要。当爸爸不是孩子的偶像,孩子自律性很差,会形成成瘾性人格。比如会抽烟,吸毒,打游戏等等。即使是单亲妈妈,也应该给孩子找个男人作为偶像,舅舅、外公等等,从小跟妈妈、奶奶等女人一起长大的男孩,让孩子多学跆拳道,学体育等等。
13岁之后,进入青春期,男孩会颠覆自己的偶像,会挑战爸爸的地位,会挑爸爸的毛病。此时,妈妈起到重要的调和剂的作用。
男孩们有组织,有排序,才会有安全感。男孩喜欢拜把子兄弟,就像猴子要找个猴王。
男孩应该比女孩晚一年上学,这样就不会更有挫败感,不会总是被女生压迫着,管束着。
爸爸最应该做的事儿就是陪孩子一起玩。有空就跟孩子玩男人才能玩的东西。比如:打架,爬山,攀岩,爬土坡……即使脏兮兮的,也没关系,即使捡地上的东西吃,也没关系。但一般,这些事情,妈妈不答应。
爸爸应该多跟男孩去讲自己的事儿,小时候的事儿,工作的事儿。带孩子一起干男人们该干的事儿,换灯泡,灌煤气等。爸爸要处理好和妻子的关系。这决定了孩子怎样跟异性互动。
不要在孩子面前和妻子吵架,否则孩子会自我归因,认为爸爸妈妈吵架是自己的错。
要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即使孩子惹自己生气了,也应该冷静克制。
爸爸即使跟妈妈离婚了,也不要离开孩子的生活圈。让孩子明白,即使爸爸妈妈分开了,但和孩子不会分开。一旦爸爸妈妈消失,对孩子打击很大。
养育男孩,妈妈更无助。没有见识男孩们怎么成长,但妈妈们心里清楚女孩们怎么成长的。
小时候,妈妈要给男孩多多的关爱。
青春期,疏远妈妈,回到男人的阵营。妈妈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多夸儿子。责任感,幽默感。男孩在青春期会很多不自信,焦虑。帮孩子了解女性的思维方式。带孩子一块做家务。亲密关系更牢固。妈妈应做到温柔但有边界。
青春期,孩子做的错事要承担后果。避免大喊大叫。女性跟孩子沟通更容易失控。避免唠唠叨叨。自律能力会更加糟糕,淡定的妈妈加热情的爸爸,对男孩更好。
应该适当运动,而不是只有运动,否则可能会粗鲁,暴躁,打架,没有上进心等等。
对一个男人来讲,要更重视自己的家庭。你是工作圈中的小花小草,但是你是家里的大树。在工作圈子中,你随时可以被别人替代,但在家里,你是无可替代的。你是孩子的唯一的爸爸,也是妻子唯一的丈夫。
爸爸应该学会尊重女性,尊重弱者。不要在孩子面前与妻子大吵大闹,不要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长大。强势的父母,是最愚蠢的父母。
父母应该给孩子条件的爱。爱他本人,不是外在的条件。往情感账户里多存钱,支持他一生感受到亲密的爱,处理好亲密关系。
积极、勇敢、有责任心,是每个男孩应该具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