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创新教育——德国经验

创新教育——德国经验

作者: 青石江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6-09 12:42 被阅读0次

☆    柯慕贤(德国驻华大使):“德国的教育宗旨是使学生成为能独立思考的、有创新能力的人。”

☞    创新是德国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    德国创新教育的特点:

     (一)自主多元的课程设置  

      中学课程涉及的领域较广,重视基础性关键技能的培养和价值观教育,强调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把新技术作为学科基础,在中小学课程中有计划地渗透新技术知识,使学生在各门课程中都能接触新技术的进展。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使其通过自主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自主感知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并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进取态度和掌握未知世界所必备知识的方法。

【感悟1】  学校课程样态——立意高远、切合实际、与时俱进、开放多元的课程设置,丰富多元、品质优良的课程资源,生涯规划+专业引领+自主选择,选课走班、深度学习、多元评价。课程与教学注重与生产、生活、科学实验、科技创新结合,注重拓展、迁移、应用,追求融会贯通。如:学科拓展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项目式学习课程、STEM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如:社团活动课程:模拟联合国、模拟达沃斯经济论坛、模拟WTO、WHO、UNESCO等

       (二)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在现实场景中开展教学活动。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1994年开始推行的、成效卓著的“Junior”计划。它为中小学学生经营微企业提供了操作框架。学生微企业设置市场营销、采购、会计和财务管理等各部门的岗位。这些微企业的产品必须是原创的、符合市场需求、并按市场规律定价。“Junior”计划中还包括国家甚至国际性贸易集会、国家或地区级的创新创业比赛。参与项目时,学生像真正的企业家一样进行实践:售卖股份、进行市场调查和创造产品与服务。

      (三)注重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项目方案作业(Projekte Arbeit)—— 德国中学生平均每人每学期要做4至6个项目方案课堂报告。根据教师指定的内容,学生必须自己定选题、搜集资料、消化吸收、写成论文最终在课堂上作报告,整个过程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或以小组分工的方式合作进行。项目方案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阅读量、思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都很高。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听和看的渠道只能吸收50%的信息,动手参与则能吸收90%。

【感悟2】学生的创新素养并非教师直接给予,而是源于良好的教学环境下的自由发展。要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由表达想法和创意。多采取小组讨论、师生质疑和共同学习等形式。要构建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在图书馆度过课余时间,图书馆经常性开展读书分享、报告讲座、座谈交流等活动,定期邀请校外专业人士(各领域专家、学者、教授)参与学校教学活动,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突破常规内容和方法的局限。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模式。创设多元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价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新教育——德国经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ll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