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两张照片,这场景熟悉不?
这两张照片分别拍摄于日本东京和韩国首尔的中学,但这样的上课情形,相信大家身在中国也并不陌生,甚至这可能就是我们以前读书时的学习常态,也是现在某些课堂上中学生学习的常态。
学习,是从已知世界去往未知世界的探索之旅、冒险之旅,应该是紧张而充实的,可是,如图这般的“学习”,就只是自欺欺人罢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就是:越是升学竞争压力巨大的地方,这样的现象就越严重!那么,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可以翻转这样的课堂,使其充满生机呢?答案就是——“高质量的协同学习”!
2017年3月4日,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先生来到宁波,为一线老师们带来一场头脑风暴。至少有以下几点,让我感触至深,再次更新了认知。
报告会现场1
什么可以使学校真正改变?
唯有“相互学”!
佐藤学先生讲演伊始,即勇敢地“自黑”——“讲演是无法使学校真正发生改变的,即使我走过全世界几千所学校,一直致力于学校教育改革的研究,也无力以讲演改变教育现状,唯有学校内部真正发生的改革才可能有效!”
由此,我想到我们宁波海曙外国语学校整整坚持进行了五年的协同学习教学改革实践,不得不由衷敬佩我们的校领导站得高,看得远,早早地就将学校和老师、孩子们领到了这条学习发展的快车道上,改革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更有意思的是,佐藤学教授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学校领导的嗓门往往都很大,要强调自己的见解,但他们的话却常常没人听,变成自娱自乐的独白,因为,他们不知道优秀的教育者都是安静且善于思考的。
而这一说法却正让我倍感骄傲:在我们“海外”,是没有一个领导高声大语地和老师、孩子们说话的,从高层到中层,均谦逊平和,特别低调务实,这种作风也如水般浸染到了每一位海外老师们心灵中,使“平实朴实踏实务实”成为海外教师独有的精神特质。我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四载,工作过四所学校,对这一点的体会非常深刻。
领导和老师们安静了,学生自然而然也就安静了。不静心无以向学,教育就是一种文化,需要静心沉淀。佐藤学先生在讲演中强调:学校里的教育文化体现在协同学习中,能给学生真正成长的是他们的同伴,在同伴的支持和引领之下,即使学习课题很难,也有可能实现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公,全神贯注地投入,没有一个学生被排除在团体之外。
他在昨天“海外”小学的课堂上,就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有一个孩子,在听语文老师讲授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参与学习,目光完全是涣散的,可是一到小组讨论研究的环节,他却是实实在在参与其中,还能发表见解的。今天,我也看到一位朋友刚刚发的微信,讲“环境伴生作用”的重要性,她提到一个观点:家长不要只去关心这次考试你的孩子考第几名,而更应关注孩子和谁一起学、一起玩!
协同学习的课堂学习就是与自己、与他人、与客观世界的相遇和对话,通过和别人的合作,多样的思想得以碰撞,自己的思想得以产生和雕琢。学习,不就是基于与他人合作的“冲刺与挑战”的过程吗?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懂得,已经理解的东西即使滚瓜烂熟,也不能称之为“学习”。要让学习真正地发生和实现,与人合作,是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
2
小手林立、发言踊跃的课堂
不一定就代表“学习真正发生”。
教书教得久了,会特别在意孩子们举手发言这件事,生怕在自己的课上出现冷场,尤其是在公开课上,如果孩子们不举手,甚至会觉得气氛尴尬。现在想来,这不过是自己身为教师的功利心、虚荣心使然,重表面而轻内在,一旦被“表面繁荣”的假象蒙蔽了双眼,往往会缺失正确的判断:在一波又一波看似热闹的发言浪潮下面,孩子们是否实现了有效倾听和真正的思考。
课堂上需要积极讨论,也需要静思默想。智者也是需要从小从安静中培养的,智者的沉默会如深沉的泉水,从中汲出的语言之水或许不多,但滴滴晶莹,是智慧的产物。只会聒躁的孩子,将永远与智慧无缘。
在静悄悄的教室里,美好的学习生活正在发生,师生的关系如此融洽,生生的关系如此和谐,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可以听得到生命拔节的声音的。孩子之间的相互倾听就是最好的相互学习——也许,自我意识强、特别踊跃的孩子爆发力确实不差,但善于倾听、善于思考的孩子学习后劲无疑是更强的。
写到这儿,我不由得又一次想到了那个在佐藤学生的书里看到的词儿——“润泽”!是的,“润泽”!它是润湿程度,是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地柔和。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即便是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都能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和承认。
从更大一点的层面上来说,我觉得,润泽的教室实现了人性的舒展,让各种各样不同的孩子生活学习在一起,一起精神成长,一起技能提升。在这样的教室里,喃喃自语和互相交流是无痕地融合在一起的,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值得关注,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尊重,并因为其进步体现了价值,获得了认同感和安全感。
3
小组学习绝不是“相互说”,
更不是作秀和表演,而是相互学。
好多时候,小组学习容易流于形式,变成在小组里各组员轮流表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通过交流,在别人思考的基础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思考。
小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相互学”中相互促进思考,不能变成了“相互说”。孩子们说的形式可以是“你是怎么想的?我是这样想的……”、“我觉得你说得有一点问题,比如……”这样的看上去没那么顺畅的小组讨论,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那是体现了思考的过程的,在过程中,真正的学习得以发生。
4
“你家教室要常打开,欢迎大家进来”!
从教育的公共性这一点来考量,教室就应该是公共性分享的东西,应该公开,与教学同伴们互相分享、互相学习。教室的壁垒是必须要打破的,开放的教室就如同我们开放的心,代表着悦纳、包容、成长。
佐藤学先生认为,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而不是互相批评。作为教师,你个人再优秀,不向别人开放你自己的教室,你就不是公共教育中的教师,你是把学生当成你的私有产物了,你是把教育也当成你的私有产物了!听到这里的时候,我非常羞愧,想想自己的教学日常,总是在走进教室之后,习惯性地将门关上,自以为是求得一方清净的教育小天地,更不习惯于让别人推门来听自己的课,怕露怯、怕出丑、怕技不如人……在这样的自我禁锢中,与真正的“分享式学习”渐行渐远。
这戏啊,唱着唱着就唱成了独角戏,变成一个人的狂欢,缺少了交流和碰撞,难以观照自身。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5
解锁容易,行路难。
静下心来理一理,迎头遇上哪些难?
解锁只代表找开了门,关键是如何走下去。梳理下来,我觉得还有这么一些困惑留在心里:
1、现今中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着学生人数过多的问题。较偏远地区有的班额达到每班七八十人的常态,像我们海外,三年级的班级也多达每班54人,教室是固定面积的,目前六人小组排得勉强可以,如若按佐藤学先生所说,要排成四人小组,更好地促进协同学习,难度很大。
2、协同学习对老师教学素养、个人学养的要求更高,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一节课,如果只呈现了来自于学生各小组的学习状态和水平,那么,这样的水平也仅仅停留在学生当时的学习所得之上。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作用如何发挥?首先其对教材的理解和驾驭应该更精更深,比如:你如何给学生提出超越课本的挑战性课题?或者 ,你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甚至发现教材中本已存在的错误和问题?其次对学生协同学习时产生的问题能及时有效地调控和解决,同时,在目前教育现状下,有的学科,还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和增补”,这一点必不可少。
就拿一直被人诟病的小学语文教材来说,这么多年,教材改编换汤不换药,还是问题多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展协同学习,首先要给孩子选择值得学的材料,“本质的学习”自不必说,必须是优质的学习材料,“jump的学习”更要求教师的从高处审视教材,善于增补合适材料的能力,找到最适合孩子当下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的文本,适时补充,真正实现“jump”!
创造高质学习的三要件学习,是学生的人生希望。
能实现学生人生希望的学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学校。
罗素说过“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相信,今天我与身边的海外教师学习共同体同伴们解锁的“学习”,会引领我及千千万万和我一样的老师走向与“爱和知识”同在的教育生活,也让孩子们在更多更多润泽的教室里,感受更多来自于同伴的学习力,得到更多包裹着爱的知识。
佐藤学教授为学校题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