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时间:慎终追远,超越时空的局限

论语时间:慎终追远,超越时空的局限

作者: 当惹雍的理想国 | 来源:发表于2020-06-15 12:11 被阅读0次

抑或因为这两日翻了几页《庄子》,再读《学而篇》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似乎在“终”与“远”中看到了更为辽阔深广的时空。

事实上,对于“慎终追远”四字,自古以来的解读也有诸多不同。

有人解释为慎重地对待父母家人的丧事,追念缅怀家族中的历代祖先;也有人稍作延展,解释为谨慎地对待死亡,追念久远的祖先。

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则从佛学的因果角度出发,引用“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把“终”看作“果”,把“远”看作“因”,阐释为一个人要想有好的结果,不如果有好的开始,强调逐因,也就是动机的重要。

在我看来,从对待丧事缅怀先辈,到思考生死追念远祖,再到探究因果,其实是个体对生命价值的深入探索,是思维在时空层面的逐层推演,更是每个有觉知的人所不断寻求的,对自我局限的突破和超越。

谈及终了与生死,总会让我想起《逍遥游》里的“朝菌”与“蟪蛄”,“冥灵”与“大椿”。

“朝菌”只有一个早上的生命,在它的世界里,没有晨昏日落,没有斗转星移,更没有日月经年。

“蟪蛄”是夏季的知了,于它而言,炽烈的夏日就是生命的永恒,它从未经历春秋,也无从知晓四季。

美学家蒋勋曾在《云淡风轻》中写,我们的生命可以经历无数晨昏,也可以理解数十寒暑,我们因此就应该悲悯“朝菌”“蟪蛄”的渺小短促吗?

不妨看看“冥灵”与“大椿”吧!

“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与它们相比,我们又何尝不是“朝菌”与“蟪蛄”?

蒋勋说,生命匆匆,死亡就在面前。我们很难理解比我们生命更长久的时间,我们也很难理解比我们身体活动所能到达之外更大的空间。我们活在限制之中,无法逍遥自在。

的确,宇宙苍茫,我们的生死不过是漫长时空中一个微茫到近乎视而不见的点,慎终追远,“远”又在哪里?从我们的先祖一路向远,也许可以追到天地洪荒,那么,洪荒之前又是什么呢?在那样宏大的时空里,“冥灵”与“大椿”也不过是“朝菌”与“蟪蛄”吧!

庄子说,“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当我们把视线从人间之“终远”,推及到无穷无尽的时空,对自我的界定和生命的认知是否会变得更加审慎和清明,对待他人是否会变得更加宽厚和慈悲?

或许,这才是“民德归厚”的意义所在吧!

相关文章

  • 论语时间:慎终追远,超越时空的局限

    抑或因为这两日翻了几页《庄子》,再读《学而篇》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似乎在“终”与“远”中看到了更为辽阔深广...

  • 哲学在金融市场的实现:第十四章 挣脱时间的锁链

    人所有的局限都体现于人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局限。但是,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之中,人的意识却在试图超越这种局限,从而达到意...

  • 《论语》今读:慎终追远方能继往前行

    论语·学而篇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追远:慎,谨慎地对待。...

  • 觉得好奇妙,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感情,它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一直延续。它叫 暗恋

  • 超越局限

    从悠悠岁月之中,看生命之短暂,在茫茫宇宙中,看人生之渺小。然而世人却往往喜欢做无用之功,为了身外之名利尔虞我诈。人...

  • 轮回的传承

    《鲍鹏山 论语智慧 第8课 慎终追远》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白话】曾子说:“丧礼能慎重,...

  • 009《论语·学而篇》慎终追远

    《论语·学而篇》 曾子曰: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原句译文: ——...

  • 超越认知的局限

    在庄子内篇.逍遥游的开篇就提到了一个关于鲲化为鹏的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 超越头脑的局限

    近日,一位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来办公室办事,突然叫出了我的名字,还跟我的同事介绍说,我们是初中同学。但是,我并不认识他...

  • 超越心的局限

    说到“恶"字,不要以为做坏事才叫恶。“恶” 字上面是个“亚”字,底下是个“心”字,亚心为恶,差一点点的心就是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时间:慎终追远,超越时空的局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pc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