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班会讲话笔记整理
铭鸿秋
距上次开“收心班会”已将近一个星期了,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开完的第二天就是“高考百日誓师”,高考倒计时100天。相隔一个星期,我看到了大家在慢慢的做出改变,迟到的人数越来越少,上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这些好习惯都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些改变就是尽力而为的结果吗?其实你还能做到更好!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改变,永远不嫌晚。无论你几岁,也无论你目前所处的境况有多糟,只要立定目标、一步一步往前走,人生随时都有翻盘的可能性。”每天设身处地的多学一点,立定目标向前冲,你就有可能“弯道超车”。有很多人也是大器晚成。例如史上最著名的刘邦、姜子牙。现代中的齐白石、任正非等等。
永远不要放弃,梦想最终会变为实现。打败你的是软弱,是不自信。但我们也不要太过自信,太过自信就是自负,人无完人,你自己也有软肋,这个软肋其实只有你自己最了解。我们最好不要暴露出来,甚至要去克服。因为弱肉强食,失败者总是一些锋芒毕露的人。保持一种平和的状态,一步一个脚印,终会天道酬勤!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中颠扑不破的准则。只有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人或者事物才有可能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受疫情的影响,我们都待在家中听网课。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既来之则安之”。这个关键时刻正是在考验着大家。扪心自问一下:你在家有没有像在学校一样按时起床、认真学习呢?那么有人会说:我在学校都没好好搞,在家就更别说了。我想告诉你的是;你那叫不相信自己,给自己找借口,患有拖延症。用一个字概括叫“懒”。有一个法则叫:21天习惯法。如果从现在开始坚持做一件事21天,你就能保持这个状态。当然我并不知道这是不是又是标题党。但我坚信连续坚持21天你总会有一点进步。每天一小步,积累下来不就是一大步了吗?给自己定个目标,再制定个相应的奖励机制,我想你一定能够养成好习惯。学习固然这样。从你刚刚入校的那天算起,快3年了,难道你就学不会一点知识吗?没从中领悟到点什么吗?没能坚持一个好的习惯吗?那我想告诉你一句话:你现在的学习状态直接决定了你未来的生活品质。当你有一天遭遇困境,你会不自觉的后悔上学的时候没好好学,眼看着身边的老板穿金戴银,你却是一个东飘西飘,穷困潦倒的人;当你有一天成为大老板,你会暗自高兴,还好我那时把书读好了,不然哪来的今天成就?永远不要羡慕那些穿金戴银的人。记得冰心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只因当初的努力而爆发出来的潜能足以抵挡风霜雪雨;永远不要看不起那些穷困潦倒之人,因为他们在这个年纪走丢了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他们只能靠自己的双手付以别人十倍的努力,赚钱养活自己。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看到网络上的两张“网课照”被刷屏。第一张照片是:一束昏黄的灯光、一张破烂的桌子,一隅(yu)寒冷的角落,两个风中瑟缩的身影。因为要上网课,家里又没有网络,所以只能到村支部蹭网学习,父亲默默的蹲坐在那儿陪伴女儿。这就是现代版的“凿壁借光”。第二张照片是:一个小女孩在悬崖边上课。认认真真的学习姿态不由得让人自叹不如。因为家里手机没信号,每天要爬一个小时陡峭的山路,来到距离4里外的悬崖,窝在悬崖边上课。她满腔热忱(chen)的说:“我想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虽然学习不是唯一出路,但在当下来说是最好的出路”。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啊!她住的地方比较偏僻,唯一走出偏僻的方法就是学习深造,去到大城市。我们不希望自己是井底之蛙,看到的是碗口大的天空,我们更渴望走出山沟,前往繁华的城市。且不说灯红酒绿,有一个比较不错的生活环境足矣。说到科比,是一个遗憾,他在今年的1月26日坠机逝世。但他曾说过一句激励万千的话:“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在现实中一语中的,你不付出这样超出常人的努力,光说不做,没有自律意识,你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网上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想一夜暴富吗?你想资产过亿吗?”换句话来说:“你想考个好大学吗?”
培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成功的人案头总会有几本书。失败的人,照样也会买来很多书,但他的书还是新的,他必定会找到不看的理由,那么这就是形式主义。联系到实际,你有没有这种情况?像早上签到打卡将前几天的视频上传或者是蒙在被窝里打卡?早读只有几秒?作业只写个A、B、C、D?作业抄别人的?在家混日子?话又说回来,读书要细嚼慢咽,慢慢品味,你才能发现其中的美。有人读书囫囵(hu lun)吞枣。当然我也是看书的爱好者,平常买来不少书,有些同学就找我借,简直是供不应求啊!书一买到手就预订了。其实我们班上还是有很多同学爱看书的,这个好习惯应该继续发扬下去。但我想说的是:你们认真看了没有?看了一两个小时就看完了?这是什么逻辑?我平时看书看得很慢,因为我要按照我的思路去思考,慢慢品味,看这个字错没错,这个句子有没有语病,说的对不对,(也许是前两年当编辑养成的习惯)。我还会将书本中的知识联系实际,在大脑中想象、不断地揣摩,勾勾画画做做笔记。那么那些看得快的同学难道你们在看画?眼睛扫一遍就好了?那你们又收获到了什么,有没有下来写写作,畅谈你的感受以此来获得快感?读书就是一个不断输入的过程,写作或者与别人交谈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输入的过程如果不精益求精,那么输出就会断线。你的态度如何,那么你的收获就如何,这是对等的。那么学习和生活也一样。拿出一种好的态度去对待,不打马虎眼,专心致志,你就一定会在某领域有所建树。“你现在的学习态度直接决定了你未来的生活品质。”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诚以养德,信以立身”。以诚实守信为基础,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有一个囚犯,因犯罪而被判以绞刑,临死前因不能为母亲养老送终而感到遗憾,所以,他希望能与母亲见最后一面。国王接到囚犯的请求,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但国王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有一个人替他坐牢。然而这可把囚犯给难住了,心想:谁会替一个死囚坐牢呢?就在这时他的朋友挺身而出,替他坐了牢。他如愿以偿的回了家看望了母亲。眼看着死刑将近,那个囚犯还没回来。周围的人就说“恐怕要上演东郭救狼的故事咯!”而他故作镇定,什么也没说。很快就要上刑场了,没过多长时间,他真的回来了。国王被他的诚实守信所感动,竟赦免了他。故事很短,结局很完美,很感人。那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有些人,不讲诚信,前一天我打电话一一告知第二天不要迟到,顺带说了下后果。第二天就撞到枪口上,出尔反尔,像是没听见似的。这种不诚信的同学应当受到谴责以及惩戒。所以请他开学时上交5000字的检讨,不,不能说检讨,应当说是教育感受。当然,大部分人都是比较诚实守信的人,按规矩办事,这些同学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最后我想说说题外话。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3月5日是“学习雷锋日”。在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某部队因公殉职的战士“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因此每年的这天被定为“学习雷锋日”。虽然,我们不在学校,没有什么活动举行,当然活动只是一个媒介。但是雷锋精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永葆青春活力的,雷锋精神是时代之需。雷锋应当是家喻户晓的,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精神表现为:不断努力学习从实践中总结出了钉子精神、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等等。当代的青少年要学习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永葆青春!
(原创)
作于:2020年3月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