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想法简友广场
专诸刺王僚:因谦让引起的王位之争

专诸刺王僚:因谦让引起的王位之争

作者: 小天聊人文 | 来源:发表于2022-08-11 21:06 被阅读0次

太伯与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季历的兄长。季历贤能,又有一个有圣德的儿子昌,周太王想立季历为太子,以便传位给昌。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荆楚,像当地土著一样剪发文身,以示不继位,把继承权让给季历。季历最终继位,称为王季,昌后来继位,称为文王。

太伯逃到荆楚后,自称勾吴。荆楚人认为他很有节义,追随他的有一千多户人家,尊立他为吴太伯。 吴太伯没有儿子,去世后,弟弟仲雍继位。

这次谦让是共赢,周太王得偿所愿,季历和昌父子俩依次当了国王,太伯和仲雍获得美名,并依次当上一方大佬。等他们的晚辈再谦让,就出问题了。

君位在仲雍子孙中,传了十几代,传到寿梦。寿梦继位后,吴国开始日益强大,自称为王。寿梦在位二十五年去世。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眛,四子季札。季札贤能,寿梦生前想让他继位,季札谦让不答应,于是立长子诸樊为太子,代理国政。

这是季札第一次谦让王位,没问题。

诸樊继位,服丧期满,要把王位让给季札。

季札推辞说:“曹宣公死后,各国诸侯和曹国人都不看好新立的曹君,想要立子臧为曹君,子臧离开曹国,以成全新立的曹君。君子称赞子臧能遵守节义。您是嫡长子,合法的继位人,谁敢代替您呢?当国君不是我应该做的事。我虽没什么才能,也愿学习子臧那样的义举。”

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为王,季札抛弃家室财产去做平民,吴国人只好作罢。

这是季札第二次谦让王位,也没问题。

诸樊在位十三年去世,留下遗命,把王位传给余祭,目的是想把王位依次传给弟弟,一定要把王位最后传给季札,来实现先王寿梦的遗愿,嘉奖季札让国的义举。

余祭余眛兄弟二人,也都想把王位依次传下去,这样就能传给季札了。季札被封在延陵,号为延陵季子。

余祭在位十七年去世,余眛继位。余眛在位四年去世,生前传位给季札。季札辞让,逃走。

吴国人说:“先王有令,兄终弟及,一定要把王位传给季札。季札现在逃走,那余眛成为兄弟中最后一个当国君的人。现在他去世了,他的儿子应当继位。”于是拥立余眛的儿子僚为吴王。

这是季札第三次谦让王位,问题出现。

问题的核心人物有两人,一是吴王僚,一是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公子光认为:“我父亲兄弟四人,应当传国传到季札。季札不接受王位,我父亲是最先当国君的,既然没能传国给季札,我应当继承我父亲的王位。”

吴王僚和公子光当国王都有道理,仔细琢磨琢磨,公子光占理多一些。吴王僚以及拥立他的人,肯定不这么认为,所以冲突流血在所难免。

伍子胥逃到吴国,向吴王僚陈说伐楚的利处。公子光说:“伍子胥的父兄被楚王杀害,他劝您伐楚是为了报私仇,对吴国没有好处。”

于是伍子胥明白公子光有他志,寻找到一位叫专诸的勇士,介绍给公子光。公子光十分高兴,把伍子胥当做宾客对待。伍子胥退居郊野耕作,等待专诸大事成功。

吴王僚在位十二年冬天,楚平王去世。第二年春天,吴国想趁楚国有国丧而攻伐它,派公子盖余、烛庸带兵包围楚国的六、灊(qián)二邑。派季札出使晋国,来观察诸侯的动静。楚国派兵断绝吴兵后路,吴兵被阻不能回国。

于是公子光说:“机不可失。”告诉专诸说:“不争取怎么能得到!我是真正的王位继承者,应当立为国君,我要争取。即使季札回来,也不会反对我。”

专诸说:“王僚可以杀掉了。他的母亲年老孩子年幼,而他的两个弟弟率兵攻楚,被阻断了归路。现在吴王境外被楚国所困,而国内没有刚正忠直之臣,形势对我们有利。”

公子光磕头说:“我公子光的身体,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事都由我负责。”

四月的一天,公子光把甲士埋伏在地下室,请王僚来家宴饮。王僚派兵列于道旁,从王宫一直到公子光的家,大门、台阶、屋门、坐席旁,也都布满王僚的亲兵,人人手持利剑。

喝酒喝得尽兴时,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派专诸把匕首藏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献上去。专诸到王僚面前,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王僚,王僚当时就死了。王僚左右亲兵也杀死了专诸,王僚的人群龙无首,混乱不安,公子光命埋伏的甲士,把他们全部消灭。

于是公子光自立为国君,称为吴王阖闾。阖闾为报答专诸,封专诸之子为诸侯国大臣中爵位最高的上卿。 

季札回到吴国,说:“只要对先王的祭祀不废止,百姓不会没有国君,社稷得到奉祀,就是我的国君。我敢怨责谁呢? 我只有哀悼死者,事奉生者,来对待天命的安排。祸乱不是自己制造,就应听从新立之君,这是先人的原则啊。”

季札到王僚的墓前,回复自己完成外交任务,悲哭一番,回到朝廷中,等待新君的命令。

盖余、烛庸带兵被楚军围困,听闻公子光杀死王僚自立为王,就带领军队投降楚国,楚王把他们封在舒地。吴王阖闾在位三年,与伍子胥、伯嚭领兵伐楚,攻取舒地,杀掉了盖余、烛庸。

自此,因谦让引起的王位之争结束。

季札谦让有错吗?没错。他错在只顾着自己谦让了,忘了把谦让的美德传给下一代。

相关文章

  • 专诸刺王僚

    专诸是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一说为“五大刺客”)之一。春秋末期吴国的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欲杀吴王僚而自立,伍...

  • 《刺客列传》里的那些刺客(二)——专诸和鱼肠剑

    事件:专诸刺王僚 专诸,吴国堂邑人(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一带),是这场著名刺杀事件的主角。王僚就是吴...

  • 先秦大刺客(4):专诸

    四、专诸刺王僚 专诸,(?—前514),吴国堂邑人,今无锡鸿声乡鸿山西走马港人。 专诸屠户出身。英武有力,对母亲非...

  • 鞭尸者伍子胥(六.见龙在田)

    上一回:专诸刺王僚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在隐忍了十二年之后,终于夺得吴国王位,史称吴王阖闾。他能登上宝座,可以说...

  • 先秦四大刺客:士为知己者死

    1.专诸刺王僚 专诸者,春秋吴国人也。伍子胥在其父被楚国加害以后逃往吴国,知道专诸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侠士,便用心与...

  • 老耿销售谈|君忧臣劳

    序幕 历史上有个很有名的故事叫“专诸刺王僚”。(“王”是吴王的“王”,不是姓王的“王”,人家是根正苗红的周天子的“...

  • 评弹历史:春秋,姬光夺位,“专诸刺王僚”与谋略中的连环技法

    简书 王俊杰猛 春秋 ,姬光夺位,“专诸刺王僚”与谋略中的连环技法 春秋后期,吴王诸樊薨,其子光理应嗣位,但为守父...

  • 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

    西方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古希腊神话及伊索寓言等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不论年龄长幼,它们的奇妙幻想与美好都可以轻而易...

  • 刺客-专诸

    吴王僚该死吗?他死了,他是被刺客刺死的。 刺死王僚的刺客是专诸。专诸(?—前514),吴国棠邑(估计是今六合)人。...

  • 燕赵多侠士

    读《战国策》、《左转》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刺客的文章。战国四大刺客:专诸、聂政、豫让、荆轲。专诸刺吴王僚,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诸刺王僚:因谦让引起的王位之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sf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