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个人有理由吗?
我认为没有。
不喜欢一个人有理由吗?
我认为有。而且有很多。
昨天的文章被锁,心里一怔,想了一圈儿,认为自己并没有说错什么话,就发了解锁的请求。过了半个上午有了回信,一看,挺长的一大段,就明白了还是没有被解锁。有过被锁经验的友友们应该知道,提醒信息中说的理由,太抽象太宏观,说来说去你也不知道理由在哪里,也不知道该修改哪个词。算了,锁就锁吧,也不是什么值得为之付出精力去申诉的作品。
要说作品,尤其是像样的作品,我估计以后再也写不出来了。这个我也不是瞎说,总之要求高,无论对自己还是别人的文章。加上自己并不想努力投进情绪去写,写出来的文字无非就是平平庸庸的日常。其实,对人,对事,对物,我认为自己天生具有独特的感受性,它可以成就一个独特作家的诞生。我说的好像是我,又好像不是我。
今天依旧是个阳光很好的周日,读完不知道第几遍的《伊豆舞女》,我走了出去。我觉得我有必要出去透透气,找一个空旷无边的地方,一个空虚的充满了美感的世界。
我看到了河边的芦苇丛,风在捣乱,使我看到了摇曳生姿般的美丽,想到年轻时曾经走进你心中的某一个人,曾经让你心动的某一刻,曾经为你写过的某封情书上的某一句话。
我突然喜欢上了如今的孤独,美而不哀。在这早就被世俗淹没了的情感世界里,我惊讶于自己的孤芳自赏,而不是在遗憾中度日。
在读《伊豆舞女》的时候,我根本没有写感想或者解读分析之类的文章的念头。译文版本不止一个,每位译者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但都有其不足之处。如果一味追求原文的直译,那么译出来的句子就会支离破碎,你就读不懂文字所构筑的画面,更不用说感受川端文化的物哀之美了。
几乎没有哪本译文让我十足满意,于是第一次认真读原文。方才发现,日文的世界更容易走进,你可以忽略呼吸的存在。因为川端康成写的是年少的自己。后人说,这被称为世上最美的初恋故事,纳入了川端解决自己初恋痛苦的全部努力:将伤痛变为美。
我喜欢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阿城的叙事风度,也知道余华曾经对川端康成的忠贞不渝,但不知道川端康成的语言也是如此一丝不苟。读原文,使我意犹未尽,乃至走到自然中去。
我轻叹一声:文字是如此美好。
走在初冬的天空下,我认为自己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周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