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周遭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往往会感到沮丧,失落,陷入精神内耗。
但是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小时候的经历,教我要——忍。忍了,才能风平浪静。至少能让家里暂时保持安宁。
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大家庭里,小时候家里穷,一家十几口人挤瓦屋里,自然人际关系也很复杂。我是家中的老小,上头有两个哥哥。大哥大我十九岁,二哥大我17岁。除了我、父母和两个哥哥外,我还有两个嫂子和侄子侄女,我只比侄子小四岁。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妈妈、大嫂、二嫂,一言不合,就上演婆媳、妯娌大战。很多时候,战火是因为我而起,比如,妈怒骂大嫂对我太坏,二嫂又气愤妈给我梳头而没有及时端早饭给她吃(那时候她坐月子)。不论我是否犯错,妈和大嫂二嫂吵完架后,心里的火无处发泄,就要把我狠狠地骂一遍,多数时候,不骂上两个小时都停不下来。所以我学会了,受了委屈得忍着,挨了骂就受着,我个人的想法感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里人产生矛盾的次数减少,我的日子就好过些。
久而久之,我形成了讨好型的人格。在学校,我努力表现,让老师开心。在同学中,我会压制自己的需求,来让他们开心,工作之后,我会不计付出的加班,让领导对我满意……大家都说我好,我感觉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得不错,可是,我并没有感到幸福。
我常常会感到委屈、压抑,痛苦。我害怕冲突,当我和别人意见不同时,我多数时候只会牺牲自己的意见,有想法也不敢说,害怕会让别人失望,让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和谐关系被破坏。甚至有一次,久而久之,我越来越不开心,甚至抑郁。
所以,我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一定存在问题。
我不会正当得向人表达自我。
我发现,凡是和我关系好的朋友,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心思敏感细腻,就算我不表达,也总能察觉我的情绪变化,看到我的需求。我永远都是那个站在角落里,等待别人看见我的角色。(这是我丈夫对我的评价)
可是,生活中,又岂能总只与朋友打交道?同事关系?婆媳关系?哪一样不需要用智慧去处理?在婆家,我也用我迎合他人需求的方式,来处理周遭的人际关系,也感觉确实有成效。前几天,我非常自信地告诉我的朋友,说我在婆家,从上到下,从长到幼,都很喜欢我。我还沾沾自喜,可是昨天的事情一发生,我就不敢拍胸脯这样说了。
公公婆婆喜欢打牌,也喜欢看牌。农闲时,家里每天都有一两桌围在一起打牌的人。打牌,最是吵闹。打牌之人,兴奋起来,拍桌子,说脏话,让人难以安静。最最要命的是,抽烟。一根一根抽,打牌看牌之人,同时抽,家里面,烟雾缭绕,简直就是毒气制造厂。我最不喜欢打牌,乌烟瘴气,而且孩子在屋里,怎么可能避免吸二手烟呢?
我鼓起勇气,用弱弱的、开玩笑的语气向我公公提出希望,希望他们在新房里打牌(家里有新老两套相连的房,孩子白天基本在老房),公公满口答应,两天后,又是一样,甚至更严重,打牌从上午到下午,没有停歇。孩子在昏暗的、空气浑浊的小屋里,我也在缩小屋里守着孩子,一整天。第二天上午,没人打牌,沾沾自喜。下午趁着婆婆带孩子,我和村里的宝妈玩了回来,让我厌烦的场景又再次出现。
用之前好言好语的方式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不仅让自己难过,最主要的是,如果我始终害怕说出我的想法,受伤害的是我的孩子!于是,我抱着孩子,丢下句:“烟味太重了”直接上楼去了楼上的房间,留下了一脸错愕的奶奶。
我把孩子哄睡,怒火快要把我的脑袋烧着。我一边害怕着自己这样强硬的行为会让老人不开心,一边努力说服自己“我没有错,我不能为了维护这样的和谐而牺牲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健康!”我安慰自己,不要害怕关系的破裂,不要害怕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一次,必须要义正言辞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我想了所有的后果,我可能因此会失去公婆的帮助,没有他们,对当下的我而言,是没有办法独立完成带孩子的任务的。可是,这个结果对我来说也不是世界末日,最多是损失点钱财,在外面租个房子,请我妈或者请个阿姨照顾孩子。
想清楚这点,我决绝地用不下楼吃晚饭表达我的抗议。在公公上楼询问我为何不吃晚饭时,我不再掩饰,闪躲,而是坚定地告诉他:“因为我不开心。”我全程用很坚定的语气(鼓起勇气说的)告诉他们,我非常不喜欢在家里设牌局,但是我也不干涉爸爸妈妈的兴趣爱好,只请求爸爸妈妈能尊重我的想法,换个地方打牌,让我和孩子在家里也能自在地呼吸。
没有吵闹,也没有闹得不可开交,事情的结果是他们承诺今后牌局只安排在新房的楼下。
婆婆因我对公公的发难而面露不悦,以前喊我做什么事情时候,之前总加个“崽呀”的称呼,现在没有了。公公当下也不太跟我开玩笑,家里的气氛有些沉闷。我陷入了自我怀疑中:看,好了吧,该承受表达自我的恶果了。
然而,难道我该一直就这样忍耐吗?我这样表达,最多会让他们不悦,限制了他们的部分打牌活动范围,但是对我来说,却让我新的家人能了解我,正视我的感受。我没有错,我表达自我的同时,也尊重他们的喜好,也尽着做晚辈该有的礼数,我不该因为他们对我的不喜而愧疚。
通过这件事,我领悟到,好的人际关系,一定是以自己为轴心,尊重自己的内心合理的感受,再去悦纳他人。靠委屈自己去取悦他人的,只是虚假的人际关系,也不会长久。
不要害怕因为表达自我而使得一段关系破裂,也不要因为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使他人不悦而产生懊悔之心。人,需要真实地面对自己,表达自己,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