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引起我兴趣的新词“bm女孩”,没有搜到确切的解释,但搜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刚来上海就大排长队,只出S码的Brandy Melville到底什么来头?”。原来bm就是指Brandy Melville这个品牌,它们的品牌标语是“One Size Fits Most”,所有的衣服只有S号,而且谨遵短紧露的设计特点。”所谓的“bm女孩”就是指身材纤细,能穿得下S码的女孩们。文章的最后还有一段极富煽动力的话“如果你在微博上搜索 Brandy Melville,你就会看到无数个,和你我一样,立志要成为能穿下BM的女孩!这个夏天,我们一定可以的姐妹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媒体上普天盖地宣传的全都是“A4腰”、“巴掌脸”、“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胖”开始等同于“不自律、没毅力、没有自制力”。“周杰伦胖了”“余文乐胖了”“马思纯胖了”,明星开始不靠作品上热搜,而是靠“胖了”。
“你都这么胖了还吃这么多呀!”“这件衣服没有你的尺码。”“胖子就是得穿深色的衣服呀,浅色的太显胖了。”“身上肥肉这么多可真恶心。”这个世界对胖子的恶意实在太多,似乎没有一个纤细紧实的身材就不配做人,也不值得被爱。我身边的每一个女孩,无论胖瘦几乎都在说“我要少吃、我要运动、我要减肥”,很遗憾的,这群人里也包括我。
我们到底在为谁减肥?是谁在定义“瘦”才是美?
作为一个曾经减重50斤,瘦身成功的“励志标杆”来说,这两个问题似乎不应该再困扰我,因为无论它的答案是什么,我都已经顺应了这个社会的审美观,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因为疫情原因,很多人宅在家里,原本规律的生活被打破,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女孩子陷入暴食的怪圈,不停责怪自己“又胖了、没有毅力、垃圾”,包括我自己也会偶尔因为多吃了一块蛋糕陷入低落的情绪当中。
我不禁再一次开始思考:“我们为什么总是无法热爱当下的自己?”body shaming(身材歧视)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也是我一直想写却没有理清思路的话题。而我现在最想表达的是:你可以减肥,但你永远不要为了别人说你胖而减肥,因为会评价你“胖”的那群人不会因为你瘦下来就转而夸奖你,他们会继续找出你身上其他的缺点来攻击你。他们永远不会说“你很好看”,因为他们的目的只是攻击你,而不是因为你真的不好,所以请忽略他们的bullshit,你有一万个理由可以喜欢自己,这是你的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