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鲁迅这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就不用我过多介绍了。纵观中国甚至是全世界,有史以来的名家,能够名传千年的大多数都是写长篇小说的,很少有人仅仅靠短篇小说就进入中国文学史。但鲁迅就不一样了,他不仅靠写短篇小说闻名,还稳坐中国作家的C位。时至今日,地位依然无人可撼。如今,我们就从《故乡》入手,浅谈这位伟大作家是怎么创作文学作品的。
1.文章创作的第一步:取材自生活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曾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效果。”这段话把他自己在取材上面的特色全盘托出。不光是本文要讲的《故乡》符合这个创作规律,几乎鲁迅所有的作品都符合这个创作规律。像《阿Q正传》、《祝福》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能找到现实原型的。那么,闰土的现实原型又是什么样的?
据记载,现实社会中的闰土,其实也是鲁迅家里的一位长工。
原名叫章运水。
章运水的出身与鲁迅截然不同,他家里世代为农。在十多岁的时候,他随着父亲一起去鲁迅家里做长工。当时的鲁迅比闰土大不了多少,是同龄人,所以就玩在了一起。鲁迅作为封建资产阶级家庭里的一个公子哥,见到的世界和闰土见到的完全不一样。如鲁迅自己所说的一样,他每天见到的都是院子里的高墙,但闰土就不一样了,他有广阔的天地: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从这段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景物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闰土的生活真的充满了乐趣。所以鲁迅才对这样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憧憬。
不过,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章运水就和父亲离开了鲁迅家。
多年过去后,两人有过一次重逢,这时候的章运水已经是三十岁。两人重逢之后全然没有了小时候的亲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隔阂。由于为生活奔波劳累,章运水表现出来的是一脸的麻木和沧桑,见到鲁迅说的也是:“老爷……”。这时候的鲁迅才知道往事不可追。
这次别后,没过多久鲁迅就听到了章运水去世的消息。
原因是生活奔波让他饱受病痛折磨,贫穷的他应对不了来势凶猛的疾病。
《故乡》中除了闰土,还有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那就是豆腐西施杨二嫂。相信读过《朝花夕拾》的都知道里面有一个衍太太,她和杨二嫂一样势利,没有人情味。
很多鲁迅研究家都认为她就是杨二嫂的原型,在我看来,可能性也是极大的。
2.创作的第二步:白描手法让素材变为艺术品
有了素材之后,他是用何种艺术手法把它变为艺术作品的?
鲁迅作为新旧文学交替间的人物,自然也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手法,他最惯用的就是白描手法。他在其文章《写作秘诀》中曾对白描手法做了说明,在他看来,白描具有: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不卖弄的特征,和自己追求的白话文价值取向是一脉相承的。鲁迅之所以会名垂青史,其实和他独特的艺术表达也是分不开的。因为能够写好文章的作家太多,但是有自己特色的文章,太少。
具体分析《故乡》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
鲁迅在生活中取材了之后,并没有运用想象、夸张、变形、象征等艺术手法来进行创作。如果运用了以上手法,必然文本没有如此易懂、自然、真实且引起我们的强烈共鸣。他就是把真实生活里的章运水和衍太太通过不加修饰地描写在文章里,使这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而文本的完成也是通过白描章运水和衍太太的命运故事而完成的。
当然,白描不是真的没有讲究,白描也是讲功力的。
不是随便对任何生活琐事和现实人物的白描都具有文学价值的。白描的核心在于要抓住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现代口语诗的代表伊沙曾为口语诗做出一个说明:口语诗很大程度就是事实的诗意。在我看来这和鲁迅的白描手法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以伊沙为代表的后现代口语诗它不讲就诗歌的修辞,讲求诗歌意象表达的生活性。比如他的《中国人的生活》:
父亲的邻床
是个上世纪60 年代
流落到汉中的上海人
女儿做服装生意
此次陪护亲人
顺便从医院隔壁的
康复路批发市场
进了一批上海货
准备蹭同学的车
运回汉中去
暂时堆放在病房里
这在传统的诗学里哪里算得上是诗?不过在当今诗坛,已经承认了这样的表达。
这首诗以口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鲁迅的《故乡》也是一样,他以白描的写法,以章运水和衍太太自身故事所蕴含的情感势能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真实的故事,只是取材之后在创作时,做了一定的删减、刻画,让人物形象和故事更加精炼、情感的表达能够得到集中。
在鲁迅之后,我国文坛对白描手法的运用就变得非常普遍了。但鲁迅确实是开山鼻祖,为后来的文学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文本的完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3.创作的核心内驱力:同情心
几乎在鲁迅的所有作品里,我们看到得最多的就是他对不幸的人物的描写,这也表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人。无论是《祝福》里的祥林嫂、《阿Q正传》里的阿Q还是《故乡》里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些人他们都不是达官贵人,都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具有悲剧色彩的生活在社会边缘里的小人物。鲁迅对他们的观察是入木三分的,他看到了他们的痛苦,心里对他们的遭遇悲痛不已,所以才有了弃医从文的举动。
闰土的原型是鲁迅小时候的玩伴且不是一般的玩伴,因为从文中的描写来看,鲁迅和章运水的关系是相当好的。鲁迅见过了他天真美好的一面,多年后再见时却显得如此“悲剧”,这在鲁迅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悲痛命运对他儿时玩伴的残酷。
我们再来说说杨二嫂。如果说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有始有终的,那杨二嫂的塑造就是“断章取义”。《故乡》一文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闰土的故事,对于杨二嫂却只用了寥寥几笔。不过,在我看来,这两者是有内在的关联的。
在鲁迅印象里,杨二嫂一直都是一个“大人”。但是幼时候见的她没有这么沧桑,多年后再见时,已经是越发看不出人情味了: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在描写杨二嫂时用的语言是相当粗鲁的,说她像一个圆规。这样的语言描写和刻画闰土时的脉脉含情全然不同。不过,在我看来他对两位不幸遭遇的同情是一脉相承的。杨二嫂是一个一出场就让人比较反感的人物形象,鲁迅刻画出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肯定不是为了宣泄自己内心的厌恶。他是让读者能够去思考为什么世界上会存在一个如此让人反感的妇女,是什么原因让她变成了现在这样,也许在她的少女时代,她也是一个像闰土一样天真烂漫的女孩。
4.写作的主要目地:指出社会弊病,思考治疗方法
我们在上中学语文课的时候想必老师都说过,《故乡》这篇文章至少有以下几点社会意义:
1.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人心的腐蚀性
2.展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农村经济的每况愈下和由贫穷导致的社会黑暗已经病入膏肓
鲁迅对人物悲惨遭遇的感情肯定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同情上,因为同情心是起不了任何实际作用的。鲁迅的思想抒发是由同情心起,以此来分析人物悲剧的原因,由个人见众生,指出社会的弊端,思考治疗的方法。
幼年时候的闰土是如此活泼且与鲁迅没有距离感,中年时候的闰土却与鲁迅如此生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封建礼教的腐蚀性。封建礼教让中年闰土具有了成年人的奴性,当然,当时社会上的人都分为三六九等,但这与鲁迅提倡的众生生而平等是相悖的,他认为这是一种社会病,是需要被治疗的。
结合历史我们知道那是一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岁月,通过闰土和杨二嫂两个典型人物的塑造,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时期里,我们的社会是如此黑暗,劳动人民的生活是如此痛苦。使社会黑暗和劳动人民痛苦的社会性质必然是病态的,是需要改变的。闰土代表的是踏实勤奋的劳苦大众,尽管他如此勤奋,但终究是逃不过命运的悲剧。他命运的悲剧,在鲁迅看来,社会经济的落后是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的。而杨二嫂所代表的则是利益至上的一部分底层人,造成他们没有人情味,势利的核心原因依然是经济的落后。如此形势继续下去,社会的黑暗和劳苦大众的悲剧必然会愈演愈烈。
鲁迅虽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很高,不喜欢他作品的还是大有人在。不喜欢的原因其实比较统一:太具愤青特色。
其实在我看来,鲁迅他的愤世嫉俗不是表面上的泄愤,他的愤怒具有深度性、痛感性和温情性,这种建立在善良和道义上的泄愤所引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而他取材和创作手法,也是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