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文字,前半部分是2018年12月2日所写,后半部分完成于今天。)
今天上午,到汇金步行街取回事先预订的羽绒服。定价599元,除去定金100元,今天付给店家499元。其实第一次看到(现货)时就是这个价格,只是心中犹豫不决,没有购买,回家后思忖再三,还是打算买下,可惜已经卖出,只好预订等待发货。回来路上,边走边想,思绪不由回到了20多年前的那个冬天。
记得1996年的冬天,渑池刚刚流行羽绒服,还是那种肥肥大大的活里活表羽绒服。刚流行的服装,价格自然不菲,一件300多,抵得上我一个月的工资。可我们,当时居然一下买了三件,一千元!我一件,老公一件,姐夫一件!当年冬天结婚,我们另外还买了几套衣服。至今回想,当时一定是脑抽了,居然那么奢侈!可我清楚记得,当时花一个月工资买件新衣服,真的毫不犹豫啊!
可是今天,再让我花一个月工资仅仅买一件衣服,打死我也不舍得!细思恐极,身为女人,竟然越活越掉价了!
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对自己变得吝啬了呢?貌似有了孩子后,出门逛街,眼里看到的便全是童装玩具;现如今虽然不看童装了,当初的儿童已经自己学会花钱了;每每一边嘱托比自己还高的儿子(以下是后补内容)吃好喝好,没钱了告诉我们一声,一边自己买瓜果蔬菜时却只选最便宜的。比较而言,老公的购物表现似乎更甚一层,自从有了儿子,他干脆直接削减了自己的服装费,每件衣服都要穿个三年五载,只要尚有替换的,决不再买新衣;偶尔逛街买件新衣服,也是货比三家掂量好久。反之若是给儿子买,无论价格高低,只要看上决不含糊。
促使我们吝啬的,除了留着买给孩子,因为还有太多的地方需要花钱。人情世故,父母兄弟,都是我们中年的牵挂。而这些纷繁复杂的琐事,没有一件不花钱。过去的我们,没钱了还可咬牙坚持几天数天,现在生活的每一天,缺了钱举步维艰!所以的所以,为了过好当下每一天,我们必须节约再节约,为不可预知的将来作储备。
说来惭愧,今年冬天,我又买了大小几件新衣。之所以在价位上纠结,是因为如今的我们,消费观念在改变,早已不是一件棉衣穿三年,而是习惯跟随潮流,一个季节买它好几件!若还是不管价钱,恐怕这点儿微薄薪水,早被败家娘们败光了!
今晚风雪交加,窝在家里,终于静下心来补一补这篇拖延快两个月的简书。作业拖到现在,真不是一个好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