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来了位客户,说是前几天免费领了电动车,这两日电话费扣的蛮多,想查一下消费。
太忙,也不想惹麻烦,一句话:哪里办的业务哪里去查,打发了。客户走时叽叽咕咕的,极不愿意。
领电动车是目前最火的活动之一,各运营商都在做,但我却极少推荐,除非客户坚持。
这个活动说的明白点,是个小额贷,举个例子,也许能懂。
如果你是手机号码月消费在168元的客户,一次性签订在网三年的消费合约,每个月即可享受少缴50元的优惠。这个符合国家提速降费的大政策。
可是,如何将这个游戏玩的更有吸引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并获利呢?那么包装一下,客户签的仍然是三年的合约,每月还是固定缴费168元,将优惠置换成了手机、电动车或者其他礼品,是不是让客户更直观地认为占到了便宜。对了,设计者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如何让客户在获得礼品后仍然良好地履行三年的合约,而保证参与者的利益呢?这个游戏里就增加了第三方的平台机构,第三方平台将原本的优惠做成小额贷,让客户从第三方平台贷出,第三方平台在收取手续费后,把钱一次性地返给了礼品提供商,客户再用每月应得的优惠偿还第三方的贷款。
这样转了几道弯,客户得到礼品、第三方机构赚取了佣金、礼品提供商卖出了货物、运营商得到了一个在网三年固定消费较高的客户,可谓皆大欢喜。
当然,运营商为利益最大化,会设置一些条件,例如:新入网消费在120以上的用户、老用户升档价差在30元以上且不低于多少消费……,林林总总,就是消费要升点级的。
如今的大环境下,如果你仍然有着良好的消费预期,那么这个活动也许适合你,但如果答案为否,人为拉高自己的消费则大可不必。
这也是很多客户领礼品时,感觉良好、过后却深觉上当的原因。一方面,业务员在办理时未必会详尽细则、另一方面你也许当时只听得进去的是如何优惠,并不了解真正签了什么。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不良业务员甚至误导你。
总之,说一千道一万,从来都是奸商套路深,牢记天上掉下来的除了馅饼还有陷井。人心莫贪,弄清楚再下手肯定不迟,商业化社会,物质是不缺的,缺的是如何取舍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