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B站,忽然发现LPL某女解说有了新的称呼,“上等人”。不明所以的浊某点进评论详情,这才发现了梗的出处。
原来该名女解说,在某一日夜的直播里口嗨,向水友夸耀自己花三万块办了张不便宜的健身卡,相比那些办几百、一两千健身卡的朋友们而言,自己成为了“上等人”。
若真按她的标准去划分,浊也办不起三万的健身卡,如此便成为了“中等人”,或者“下等人”。
人与人之间,应当是平等的。
话是如此,可就我个人而言,却并没有因“上等人”之说,对那名女解说心起厌烦。原因何在呢?
一方面是觉得那个女孩刚毕业加入工作没多久,还处在涉世未深的状态。许多话不经过大脑便讲了出来。可能在她的初衷,只是自得于自己已拥有的美好生活,并没有考虑到“上等人”之说,会对其它朋友产生伤害。
另一方面,我是始终觉得咱们水友对人家女孩子是有亏欠的。像“喝战马”之梗,用在女孩子身上是极不礼貌,有欠尊重的。
有一说一,是咱先不尊重人家的。
哎,人与人之间应当是平等的,可真要那么去做时,却总会遇到很多障碍。不说别人,我自己很多时候也做不到。
记忆中曾有个喝茶事,那时浊刚学会一丁点泡茶的技艺,正是舍弃初学谦逊,变得傲慢自大的时候。
彼时有一亲戚来我处,我给其泡了壶茶水。亲戚不懂茶又不愿露怯,故而出口刁难。我心里也跟着饥嫌,骂他不懂茶。
事后想一想,人家有不对,自己不能跟着不对。自己尚且不懂茶,又怎能骂人不懂茶呢?
古人言,“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一个人听到逆耳的话,正确的态度应是保持欢然谦逊的,仔细反思自己是否确实如逆耳之言所说,有则改正,无则继续保持,勉励自己前行。
可我听见亲戚的饥嫌,并没能保持一颗谦逊淡然的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是心中在腹诽。
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心里自得于那一丁点的泡茶技艺,并以此为傲慢之本,轻视了别人,认为别人不如自己。这才会容不下他人的逆耳之言。一听便火大。
我想,同样的道理,放在女解说的“上等人”之说,也是成立的吧。是我自己还有想当“上等人”,踩别人一脚的想法,才会见自己达不到“上等人”的标准,而心生痛苦恼怒。
其实想开了,女解说不过是一两句口嗨,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多大的事。不知水友们意下如何?
学人化浊
2019-06-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