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进行演播练习的时候,经常要自己挑一些文本来进行演练,但这个时候呢,在挑选文本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否则你自己练起来也会很难受。
这之前呢,其实我也选过一些作品来进行练习,比如在散文方面,经常会选择一些所谓著名作家的作品,系统里往往会推荐一些上世纪初,比如五四运动之后的一些作家的作品,比如说丁玲、鲁迅、巴金、沈从文、矛盾等。但每次你读的时候啊,就会感到比较痛苦,自己痛苦读的时候不通顺,对自己的信心也有打击,所以呢,我并不太建议选择这些作家的作品。
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现在相距的比较远,而他们那个时候呢,主要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所导致的新白话文,和我们目前的差异较大。它的很多字词的用法和我们现今习惯的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呢,总是感觉到拮屈敖牙,非常的别扭。
很容易一读就读错了,然后呢,自己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反复出错之下,也就没有继续朗读下去的兴致了。而这种兴致、兴奋感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往往使我们倍受打击,容易造成半途而废。
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呀,尤其特别注意,不要选择那种半文半白的,所谓的白话文。这种文章很多地方和我们现在的用法是一致的,所以就很容易让你形成一种习惯或者误解,用现在的发音的习惯去朗读。
但是它又有很多地方是不一致的,这样的话呢,在朗读中阅读的文字一下了就和你自己个人习惯形成了强烈冲突,导致你不停的出错,不停的中断,要不停的重新录,经常如此,谁还能耐心坚持下去呢。
现在比较好的练习方式呢,还是用比较流行的网文,甚至是鸡汤文。这些文章不仅是表达了我们社会上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些思维方式、常见的观点、和日常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因此呢,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呢,即使是第1次朗读,也很容易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对后面文字的预判,而此时的预判就是相当准确的。这样的话你读起来就会很顺的,就是有的时候即使文章比较长,也不会有任何困难,这种情况下呢,你就能够把自己的注意力专注在自己的发音气息感情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的不断练习,才能够使你在演播的专业性上面不断得以提高。后者才是演播练习的核心。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吧。
不停的练习,不停的有新的感触,不停的有新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