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邻居家的猫咪盯上了我的小金鱼,每天晚上都会蹲在鱼池边上守株待兔。之前领教过猫抓鱼的厉害。以前我养那只猫咪,等到鱼不经意间浮出水面,立马用手去抓,它的手上因为有刺,对付小鱼油滑的身体很有用,同时头伸到水里去咬鱼。动作之快,让我叹为观止。
猫抓鱼非常厉害,但是需要守功,等待机会,这其实是考验猫的耐心和定力。有时候守几天也没有机会,这时候是放弃还是继续守,就是猫的选择。机会通常是在不经意的瞬间出现。猫也和人差不多,吃到一点甜头,就会非常贪婪,一直吃不到也会没兴趣。
鱼池水深,小鱼只要不游到边上,不浮出水面,小猫就没有机会。小猫再厉害也不可能跳到深水里抓鱼,那是死路一条。在水里是鱼的天下。
如果小鱼聪明,一直在水底就不会有危险;或者能窥破猫的野心,避而远之;再或者能遇到危险猛烈抵抗,迅速离开,这需要谨慎,时刻保持警觉,并且身体灵动矫健。
可是小鱼能有这么聪明吗?它们没有经历过危险,没有得到过磨炼,并不会认识危险,又如何能避开。
我开始怨恨这只猫,它迟早要吃掉我的鱼。这可恶的猫,老鼠不抓,整天想偷吃我的鱼。
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对付猫,它只要活着就会一直盯着鱼。那笨笨的吉祥如意,因为乖巧柔顺,又因为身体庞大,肯定斗不过猫。我想起它们被小猫吃的样子,心里疼痛无比,对猫的怨恨油然而生。
不过转念一想,猫只是在做自己想做又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就像我关注点在鱼,因为那是我的鱼,猫不应该吃鱼,保护鱼是我的职责。
我对付不了一只猫,真是丧气,又不能时时刻刻守着鱼。怎么办?
心里烦恼……可怜的小鱼。
2
人不撞南墙不回头,只有撞得头破血流才能知错、醒悟,下次也能不再犯错。如果不亲身经历,别人给你讲再多道理也听不进去。
人是怎么变“聪明”的,就是在不断犯错,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知道该怎么避开危险,变得“听话”。
父母总不希望孩子吃苦,把他们的生活安排得好好的,甚至希望自己能代替孩子长大,不受一点挫折,有丁点困难赶紧帮孩子去解决。可是无论父母怎么保护,孩子终究还是要自己经历了才能成长,要受的苦必须受,否则又怎么能懂得生活的不易,会去创造、珍惜生活,又如何能理解父母的一片心。没有经历,没有危机就不会寻找出路,也不会成熟,自我担当。
鱼如果不经历危险,也不会识别危险,更不会懂得生存之道,否则还以为鱼池就是安乐窝,可以任其享乐。其实危险无处不在,小鱼也要在经历中才能成长,我对它们如果过度保护,它们只会在安全中变傻。
小猫也不会这么幸运,就算抓到一两条鱼,其他鱼也正好学习经验,以此拯救自己。这一关是鱼儿必须过的。而小猫想要吃我的鱼,也要付出代价。
人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猫和鱼也如此,猫如果不知道背后有危险,不知道如何止,它就必须要承担后果,这是自然法则。猫和鱼,让它们自己去斗,我不干扰。我只做我该做的事。
想到这里,心里不烦恼了。孙悟空要是不经历取经路上的各种挫败、战斗、修正、经验教训,也不会修成正果。有些路是必须要自己去走的。
我要做一些鱼主人该做的事,保护鱼。把鱼池的水再放低一点,加高鱼池,这样小猫想伸手去抓鱼就碰不到水面,除非它跳下去。当然,如果猫这样还能抓到鱼,那是它的本事,我甘拜下风。
我也还能想到其他办法对付猫。最坏的打算,就是鱼和猫斗。动物自有生存和战斗法则,鱼并不一定会输,猫也不一定会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