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已经在深度变盘的结构下,几点可以看出来:
1 很多优秀的公司,业绩出现以后,符合预期,但是市场就是高开低走,同时这些公司很多是在已经腰斩的情况下,那么,基本上,就是大资金底部筹集筹码的行为
2 市场连续十几天的超过万亿级别的成交,但是指数依旧在小幅度区间震荡,说明的是,大量资金没有退出,只是在板块之间进行转移,那么,很明显,就是从炒作高位的退出,介入相关的性价比高的品种。地产从前期底部整个板块性的放量,已经是一个市场选择的品种之一。未来会分化,类似于银行,招商宁波杭州走了出来,10年10倍的走势,地产里面也有招商银行,就看投资人自己的选择。
3对于市场每天的炒作,证监会已经连续针对重点公司发放问询函,反映的是政策层面的问题,证监会乐于市场追捧国家支持的行业,但是不是没有原则不分青红皂白的炒作,当下的市场,已经到了触摸了政策的容忍阈值。
任何寄希望于公司业绩连续3年5年甚至10年50%,30%成长下的投资初始逻辑,注定都是极大概率失败的,要相信统计学,相信常识,相信逻辑,连续3年业绩30%的成长的公司,每一个3年的维度,不超过5%。这背后时候深层次的经济学的逻辑的,不展开赘述。
要有底线思维,而不是,未来满大街都是新能源汽车。满大街都是新能源汽车跟公司业绩涨10倍,毫无关系。苹果产业链,其实是精密化程度比汽车还要高的行业,看看当下的代工厂商的现状就知道未来汽车行业的零部件提供商的未来。同时,整车制造商,汽车的商业模式,跟手机更是完全没有可比性。
未来我们会参与,但不是现在,可能是2年后,3年后,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肯定有参与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