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真的不分家

作者: c7d9204d01d5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08:29 被阅读5次

    大家从小被灌输的理念就是“文史不分家”,文与史在人们眼里一直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偎着的,好像它们之间隐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一直在寻找它们的交集,感觉快要找到了,肯定是有的。直到如今,我方才领悟到它们之间的奇妙关系。

    小的时候,或是父母,或是我自己寻找,我总爱看一些历史小故事,小故事中透露着大道理,让我一看就停不下来。在学校中,语文和历史又是分开的两个科目,当时我独爱历史,对语文全无感觉。我爱历史是因为爱它所蕴含的智慧,可是语文呢,当时的我并没有体会的文字的美丽与美感,再加上那个讨人厌的语文老师,我偏偏就是不爱语文。当时的我在想,文史不是不分家吗,我为什么对它们俩的感觉天差地别,若是找到一个点,让它们合在一起,让我一起爱,那就好了。

    中考过后,语文成绩不理想的沉痛打击让我重新思考了一下,我决定毅然决然地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我开始疯狂地阅读,提升自己的语感。在这不断地提升当中,我渐渐地开始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了,有时读文章真是美的让人心醉。我逐渐爱上了语文,在高中时又遇上了不错的语文老师,所以语文成绩开始乘风破浪般前进,而历史由于太多的制度、年份等让人背的头疼的东西,缺少了我年少时认为的历史的智慧,所以历史在我心中渐渐失宠了。我又一次体会到了当时的问题,文史到底哪里是一家,我怎么从来没有两个都爱的时候?

    直到今年,电视台多次举办了有关古诗词的节目,类似《诗书中华》、《中国诗词大会》等。刚开始,我只是古诗词视作语文范畴内的东西,光注重古诗词的美感和境界。可到了后来,当看到诗书与历史联系在了一起,因为有了那样的历史背景,才能写出这样精彩纷呈的古诗词。逐字逐句背后所代表的不只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是当时的历史大环境。像是稼轩和放翁的诸多词句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或是“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从靖康之变到南宋朝廷初期那种窝囊,那种受气,愤慨与不满之情跃然纸上。若是庆历新政不失败,何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六一居士不被贬滁州,又何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样的句子千古流传。曹家没有家庭中落,又何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哀叹。看了这些,我在爱语文的同时,重拾历史。

    没有这千古历史,就没有这么多精彩的文字,然而没有这些文字,也流传不了这么长的历史。我们如今为何能知道这么多的古代历史,这和文字的记载流传是分不开的,不只是考古学家挖出来那些古董证明。如果没有《史记》和《汉书》,我们如何对汉朝历史有这么深刻的了解?这样的例子多的是。现在,带有了这样的思维,我终于能够把二者如水乳般交融在一起。

    文若是一根蜡烛,史便是点亮它的火柴;

    文若是一只小鸟,史便是让他住的大树;

    文若是一片大海,史便是与他相接的天空。

    他们俩,永不分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史真的不分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lb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