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养成把问题当问题的眼光,你觉得不是问题的,问一问自己,你是真的觉得那不是问题,还是自己懒得去解决而已。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也,其退速。”】
已,是停止,放弃。有些事,是你分内非干不可的,比如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上班就应该好好工作,家里脏乱就该收拾整理。但是,如果这些非干不可的事,你都放弃,那就没什么不可以放弃的来了,甚至肚子饿了,都懒得去吃饭,恨不得有人来喂。这样的惰性养成,遇到该担当的事情呢,则志气衰怠,逡巡畏缩,扛不起来。
这样的情况我们见得很多啊,遇到事情,有的人能不怕事,不拖延,马上积极思考,行动起来。而另一些人呢,宁肯坐以待毙,爱咋地咋地,也没有责任担当,没有任事之力。
要有这种任事担当的心气力气,就要从小训练,从什么开始训练呢,就从洒扫,清洁卫生。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你看到问题的积极行动意识和行动力。你看到家里的脏乱,是否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的责任,然后马上要行动去解决。很多人会说:“我认为没问题呀!”怎么会没问题呢?人人都喜欢干净整洁,说没问题,是不愿意付出劳动,这就是“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看到家里脏乱没问题,在公司看到问题也没问题,更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责任,也不会主动行动,这人就不能任事。
要养成把问题当问题的眼光,你觉得不是问题的,问一问自己,你是真的觉得那不是问题,还是自己懒得去解决而已。
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对他该亲厚的,他却很薄情,那他就没有什么人可以不薄情以待。谁是我们该亲厚的呢,就是我们自己家人,父母兄弟,妻子儿女。他对自己父母都不孝的,别指望他在单位能尊敬领导;他自己家里兄弟反目的,不要相信他能跟你做哥们;他对自己家人亲友都不照顾的,不要相信他是慈善大善人。残忍少恩之人,天下无一人可以亲厚。
良善之人,乐善好施,轻财好义,愿意与人分享,为人服务,但首先从自己家里人开始。曾国藩在这一点是表率,他的弟弟不听话,不上进,他不是怨弟弟,而是自责,责备自己不孝,没有把弟弟带好,让父母操心。他还专门说,兄弟矛盾,不要去跟外人讲,并特意指出,不要去跟别人说一些话,显得是你好,兄弟不好,你对,兄弟不对。就这一条,我们经常就做不到。
当曾国荃回老家之后呢,他又写信专门嘱咐他要“少举事”,不要今天想捐个桥,明天想修条路,不是不愿意做慈善,而是觉得你给自己揽太多事,消耗精力,对身体不好。而且事一多,是非也多,不是你想的那么好。辛苦打了那么多年仗,回家该清静清静,休养生息。这就是厚薄很清楚,弟弟是厚,乡亲们是薄。
其进锐者,其退速。进得太快的人,退得也快。要学习,要进步,计划不能定得太激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学习进步,主要靠日日不断之功,靠时间积累,靠滴水穿石,每天滴一滴,十年功成。不要每天浇一桶,这样三天就坚持不下去了。张居正说:“若志意太高,功夫太骤,其始非不勇猛精锐,其气过激则易衰,力已竭而难继,奋发未几,而怠惰随之,其退必速矣,岂能望其成功于终乎?”
所以轻意不要“奋发图强”,要练日日不断笨功夫,以平常心,用平常力,每天坚持,时间到,目标就达成。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四书《孟子》【212】我的孟子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中华书局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中国华侨出版社
孟子正义,焦循,中华书局
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