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雅阁闲人闲话
读《罪与罚》⑥:最后的救赎

读《罪与罚》⑥:最后的救赎

作者: 涯疆 | 来源:发表于2020-03-02 06:12 被阅读0次

    拉斯柯尼科夫虽然在最后自首了,但他依然没有后悔自己的杀人行为,他只是觉得自己失败了,可对于自己所信奉的理论,却没有半点儿怀疑。所以,他还需要最后的救赎。然而,作者在这里的转化上颇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在拉斯柯尼科夫的理论中,人与人之间天生是不平等的,一种人天生就是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利,可以任意支配别人的生命;一种人天生就是被统治者,需要全副身心向统治者服务。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作为第二种人的拉斯柯尼科夫,为了成为第一种人,首先应该随意杀人,于是,他举起了罪恶的斧子。

    可是,不幸在于,他并没有自然而然升入到他第一种人的行列,反而陷入了杀人后内心的种种幻觉。在这痛苦折磨下,他选择了自首。在这里,他以失败者自居,承认杀人,却不承认杀人非法。

    直到服刑期间,在索尼娅的陪伴下,在基督教的指引下,他终于走出了他那一套理论给他设下的囚笼,他选择真诚忏悔,他和自己、和整个世界达成了谅解,他完成了最后的救赎。

    其实,现实中和拉斯柯尼科夫类似的人实在不在少数。现实有时候很残酷,几下挫折就可以让我们站不起来。于是,绝望袭来,我们开始反思,但这种反思不是求诸于己,而是求助于外。这样,我们心安理得地为自己失败找到了绝佳的理由:社会太黑暗。

    从此,我们可能就此走上一条斗天斗地的道路。高喊着“我命由我不由天”,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却依然没有后悔的念头。

    实际上,如果此时我们能够安抚住躁动的心,换一种方式,和现实达成和解,在自己身上找问题的根由,我们会发现自己曾经的行为该是多么幼稚。

    忏悔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是一种自己与社会的对话,是一种自己与现实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我们理解了自己,理解的社会,理解了现实。在忏悔中,我们洗净了沉沦的心,完成了最后的救赎。

相关文章

  • 读《罪与罚》⑥:最后的救赎

    拉斯柯尼科夫虽然在最后自首了,但他依然没有后悔自己的杀人行为,他只是觉得自己失败了,可对于自己所信奉的理论,却...

  • 读《罪与罚》:为什么爱往往成为最后关头的救赎

    昨晚半夜2点钟,就将《罪与罚》读完了,意犹未尽,总希望结局能往时间后推十年。 《罪与罚》是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的...

  • 希望是件好事,牢狱困不住真正的生命——观《肖申克救赎》有感

    人类的救赎是什么?在《罪与罚》的那部书里,我曾认为是救赎就是对罪诚挚的悔恨,在《悲惨世界》里,我曾认为救赎就是将恶...

  • 《罪与罚》

    有的书,越读越有味道。比如:《罪与罚》。 读《罪与罚》是因为它在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地位。 初读,第一,第二部,心里...

  • 罚:道德内心的惩罚

    ——读《罪与罚》有感 虽然“罪与罚”这个标题念起来短暂的有些轻飘飘,并不让人觉得沉重;...

  • 读《罪与罚》

    中国人读外国小说,的确是有些困难的。对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的陌生感,加上长而拗口的人名,都成为一种不小的挑战。但对人...

  • 读《罪与罚》

    不愧为世界名著。小说只用了第一个篇章来写“罪”,而用了其余的篇章来写“罚”。由《罪与罚》可以看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

  • 读《罪与罚》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细致地阅读一本名著。伴着既想尽快地知晓事件发展,又想细细揣摩一字一句的矛盾心情,我终于读完了全书。...

  • 读《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坎坷,他生活在19世纪,曾被流放西伯利亚。是比肩托尔斯泰的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布罗茨...

  • 《英国病人》:爱与死,罪与罚,战争创伤与心灵救赎

    《英国病人》:爱与死,罪与罚,战争创伤与心灵救赎 @笑独行[编评] 【影片笑独行解题】 《英国病人》(The En...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罪与罚》⑥:最后的救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lu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