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罪与罚》:为什么爱往往成为最后关头的救赎

读《罪与罚》:为什么爱往往成为最后关头的救赎

作者: 历史也风流 | 来源:发表于2018-07-08 11:16 被阅读0次

昨晚半夜2点钟,就将《罪与罚》读完了,意犹未尽,总希望结局能往时间后推十年。

《罪与罚》是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的,写作者一生遭遇许多坎坷,甚至在监狱里待过很长时间,服苦役,见到了许多人间底层的丑陋百态。因此出狱之后便写作了《死屋手记》。

《罪与罚》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迷茫中试图寻找,但堕入了自己的荒芜之中,与人隔绝,但思想却异常活跃,在那间压抑的屋子里,男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作出了个决定,在他穷困潦倒,远离人群的时候,他似乎下定了决心,但又经过几番挣扎,终于,他要去施行这个决定了,他要用斧头去弄死那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他去了,按着思想给他的指示,他一步步靠近他的目标,拿起了斧头,砍了那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他认为自己为民除害,捏死了一只虱子。意外的是,当他在收拾着金钱的时候,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的妹妹进来了,妹妹发现了一切,却过于胆小与惊慌,竟无法反应过来,而这个可怜的妹妹只是一个被老太婆压在泥底下的老处女……但拉斯科尔尼科夫不得不将这个妹妹也以同样的方式处理掉(其实他不想的,这完全出乎了意料,他没有备选方案,无路可走,只能如此),因此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慌了,彻底的意志紊乱,连思想这个“巨人”都救不了他…

之后,拉斯科尔尼科夫在这种无止境的精神罪罚的折磨下度日,如年…

后来,索菲亚出现了,以救赎者甚至可以说是“圣母形象”的出现在拉斯科尔尼科夫身边,他俩虽然都处在边缘化的位置,但是他们的思想或者说信仰,是不同的,索菲亚是作家偏爱的一个人物,身世悲惨却依然顽强生存,善良单纯。

最终,拉斯科尔尼科夫自首、服役,索菲亚陪着他服役,而拉斯科尔尼科夫被索菲亚这种善良的爱给感动了,并在思想与精神信仰上得到了救赎。俩个人的美好生活正在等待着他们一起度过…

读《罪与罚》:为什么爱往往成为最后关头的救赎

相关文章

  • 读《罪与罚》:为什么爱往往成为最后关头的救赎

    昨晚半夜2点钟,就将《罪与罚》读完了,意犹未尽,总希望结局能往时间后推十年。 《罪与罚》是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的...

  • 读《罪与罚》⑥:最后的救赎

    拉斯柯尼科夫虽然在最后自首了,但他依然没有后悔自己的杀人行为,他只是觉得自己失败了,可对于自己所信奉的理论,却...

  • 《英国病人》:爱与死,罪与罚,战争创伤与心灵救赎

    《英国病人》:爱与死,罪与罚,战争创伤与心灵救赎 @笑独行[编评] 【影片笑独行解题】 《英国病人》(The En...

  • 希望是件好事,牢狱困不住真正的生命——观《肖申克救赎》有感

    人类的救赎是什么?在《罪与罚》的那部书里,我曾认为是救赎就是对罪诚挚的悔恨,在《悲惨世界》里,我曾认为救赎就是将恶...

  •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前期的努力很重要,但最后的关头一定要慎之又慎,最后的关头往往是最容易出错的时候。 这个世界上寻常事与不寻常事都...

  • 《罪与罚》

    有的书,越读越有味道。比如:《罪与罚》。 读《罪与罚》是因为它在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地位。 初读,第一,第二部,心里...

  • 罚:道德内心的惩罚

    ——读《罪与罚》有感 虽然“罪与罚”这个标题念起来短暂的有些轻飘飘,并不让人觉得沉重;...

  • 读《罪与罚》

    中国人读外国小说,的确是有些困难的。对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的陌生感,加上长而拗口的人名,都成为一种不小的挑战。但对人...

  • 读《罪与罚》

    不愧为世界名著。小说只用了第一个篇章来写“罪”,而用了其余的篇章来写“罚”。由《罪与罚》可以看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

  • 读《罪与罚》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细致地阅读一本名著。伴着既想尽快地知晓事件发展,又想细细揣摩一字一句的矛盾心情,我终于读完了全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罪与罚》:为什么爱往往成为最后关头的救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fo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