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留存遥远的抒情

作者: 古浪行潮 | 来源:发表于2017-09-25 10:50 被阅读26次

      “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儿女对生养自己的家乡感情更是深的,无关乎财富,它是内心未被打扰的一种依恋。人生来有家乡,长大成人去了远地也会有第二个怀念的地方,长治是我此刻经历青春年华的舞台,安放曾不羁的心,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文化是真的迷人,沧桑的脸庞掩不住昨日的峥嵘,“南朝四百八十寺”是真切在这北国有的,触摸那斑驳的石柱有太多过往的重现,长治留存遥远的抒情。

      我从南方临江的城市来,求学来了长治,也怀有对这里文化深厚的敬仰。启程前有细致的了解这古上党地域了,最为古代寺庙留存之多之精而惊愕了,完全可以称的上佛教建筑博物馆了。当身临其境时,从隋唐五代的青砖琉璃瓦里仿佛感受到前人的鼻息,触到得道高僧“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飘逸,也许第一眼是满处败迹,尔后便是无法忘记的风景,现代社会不缺乏高楼大厦的雄伟与繁华,少的是如禅般诗意高尚的抒情,在这些寺庙里能感到真切地远离了喧嚣与物质。

      习总书记说故乡要能:“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我想离开时,也定会怀有对上党的无限留恋,这么多的峻秀山川,老顶山上登临炎帝像的满面春风、太行湖畔的行吟,打渔人的爽朗笑声、夜幕下城隍庙的激情与活力……要记时有太多抒发的了,这是让人感到幸福的时刻。

      这里是真的多山,太行山的支脉在上党的原野纵横驰骋,老顶山尤为让人印象深刻。南方的山多是秀丽的,风姿绰约仿佛只是可观却难接近的多情女子,有点高傲了。有时平凡些更能动人,老顶山就是这般,简单粗犷但不失内涵,相传中华民族的先祖炎帝曾在这里“尝百草,制耒耜,教民耕种,始兴稼穑”实现了人类从游牧到定居,由渔猎到农业的重大转折。每天清晨都能看到爬山晨练的老人,山中还有玉米地,与山巅手托五谷的炎帝塑像是多么契合,不需要宏大的叙事只需有娓娓而来的抒情足矣,平凡中有来自传承有序的自信。

      有时候名胜古迹只是文化的符号,不同地域有不同风采,每代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早便听说北方人是豪爽的,而上党地域的人更是豪爽中见淳朴,正如此地产的酒“一壶潞酒半里香,入口绵绵永难忘”。对粮食是那样珍惜,不舍得有一里的浪费,生活好了没忘曾经的优秀传统,对朋友是那样的真诚,愿用最好的东西与友人分享,对家乡是带有最真情的热爱,和一辈辈晋商前辈一样致富不忘归来。

      真的感谢来到长治,这样现代与传统交融的城市,而古老的画卷又是那么清晰可见,并不虎头蛇尾,现代有现代的特性,历史的沉淀也似潞酒那么清香迷人。希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长治人、曾在长治生活过的人们,有时间多回家看看,有记忆有爱的地方就是故乡,宛如亲人一样留存遥远的抒情。

    长治留存遥远的抒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治留存遥远的抒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mr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