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初见每天写1000字读书
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144)

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144)

作者: 文生修道 | 来源:发表于2024-09-25 18:38 被阅读0次
第100回:拜荆主吕范说婚姻       访乔公刘备施礼仪(11)

      国太听了乔玄的话,沉思起来:假如光是百姓信口雌黄,或许是有人与我们孙家有不解之仇,恶语中伤我家女儿,可是刘备从荆州路远迢迢赶到这里,也是说吴中招亲,此又作何解释呢?乔国老已在府中见过刘备,他绝对不会和我扯谎。那末,这样大的事情我怎么会一点不知的呢?

      想起刚才对乔国老发这么大的火,过意不去。忙缓言道:“太公休得恼怒,老身不知此事。”

      乔玄想,大家都把话讲绝了,确实没有这种事情。不过,事出有因,没有不透风的墙。郡主的婚事除了国太以外,还有一人可作得了主,那便是孙权。刘备不是说过,是吴侯派人过江去作媒的。看来,这件事必是孙权自作主张了。

      对国太说道:“国太,按老汉看来,只怕令郎吴侯别有图谋。”

      国太想,长兄为父,长嫂为娘,古今如此。如今为娘的尚在人间,嫁娶之事还须同我商酌。孙权虽非我的亲生,一向孝道,颇能体谅为娘之心。近来听说周瑜为荆州之事,多次遣人索讨。孙权对他言听计从,不要其中有什么牵连。荆州一郡迟早是孙家的,败坏了小姐的闺名就是大事了。只有把孙权叫进宫来当面责问。

      国太打定主意,便传话道:“来,传唤我儿。”

      孙权闻得刘备已到南徐,聚集文武正在堂上商议如何捉住刘备掉换荆州。忽听手下报道:“国太慈旨,有请吴侯进宫。”

      孙权是个地地道道的孝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国太呼唤,便当圣旨一般,先要见了娘亲方才放心。

      现在手下传唤,孙权便煞住话头,对堂上众位文武道:“母后宣召,权去去便来。”说罢,跟了手下直至内宫。

      见乔国公也在旁侧,孙权并不介意。因为乔玄是这里的常客,就象自己人一样,况且博学多才,常与国太叙谈,消愁解闷,当他是自己的尊长一样敬重。

      孙权抢步上前,在国太的膝前跪下,──这是中国古代的礼节,不论是诸侯还是皇帝,见了父母总要双膝跪地。口称:“母后在上,孩儿拜见母后。”

      国太见孙权这么温顺地跪在面前,心想,平日里见你这么跪地,我为娘的总是十分开心,如今你背着我的面,私下里将妹妹嫁与刘备,也不与我讲一声,心目中哪有我这个娘亲。到底不是我的亲生,往日里母后长、母后短,只不过是遮人耳目罢了,我倒错认为你是一片孝心。

      想到这里,国太一阵心酸,早已两行热泪挂了下来,怒喝道:“孩儿,尔干的好事!”

      “母后,孩儿若有不到之处,请母后责备。”

      不管怎么说,孙权一见国太发脾气,总是诚惶诚恐,先认个错。其实,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还不知道,只是为了让国太早些息怒。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乃是古今之常礼。尔妹闺阁千金,尔竟擅自招赘刘皇叔,此等大事缘何瞒蔽老身?”

      “这个……”孙权听了这番说话,象晴天里打了一个霹雳。

      心想,不知哪个不知好歹的家伙,竟敢到国太面前搬弄是非。走漏了风声,被刘备逃走,计策破灭事小,郡主的闺名败坏事大。

      问道:“母后怎样知道?”

      国太见孙权开始张口结舌,七分肯定有此事了。现在又听他如此动问,更证实了乔玄的一番话。

      便将老眼一弹,怫然怒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此等大事,为娘虽然困居深宫内院,焉有不知之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14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om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