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 晴
湘宇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上大学,当有人问她,想考哪所大学时,她会脱口而出“考清华和北大”,不是她心高,而是在她的小脑袋里只知道这两所。
随着年龄一点点长大,从一些影视剧中,朦朦胧胧看到了大学的模样,宏伟古典的教学楼,现代气派的图书馆,潇洒帅气的男生和优雅清纯的女孩子在人流中匆匆而过,他们或步行或骑车,让围墙外的人羡慕地追随他们的背影。
湘宇的小学是在妈妈任教的学校上的,学校生源不好,教学成绩很差,上科任课经常乱哄哄的。第一桌的同学负责放哨,听到班任的脚步声,一个暗示,班级立刻鸦雀无声。班任很厉害,经常对调皮捣蛋的同学连损带骂,同学面服心不服,越发没脸没皮,气得老师将骂人的分贝再次提升。
那时候还有小升初的考试,湘宇很争气考了全校第一名,她的超水平发挥让班主任大跌眼镜,心高气傲的老师怎会把平时默默无闻的湘宇看在眼中。

升入重点初中的喜悦只有很短的几天,湘宇很快陷入到自卑之中。同学们大多出自几所比较好的小学,而且基本都是班干,班级里没有人跟她来自同一所学校。湘宇没有好看的衣服,入学前爸爸刚给她配了一副黑框眼镜,显得很老气,本来就羞涩的她变得更加内向。
刚开学班任让同学每天轮流到前面做自我介绍,从来没当众发过言的湘宇头好几天就开始紧张。她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到前面的,一张嘴,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在心里想了无数次的话全忘了,胡乱地说了几句,脸红耳热像发烧,低着头踉跄地回到座位,从此话就更少了。
湘宇脑子不笨也不很聪明,读书还算努力用功。每当学习新内容,别人都频频点头,跟老师举手互动,湘宇却听得云里雾中。
初二时代数课学“对数”,湘宇对公式和运用没听懂。有些内向的她不敢问老师,也不好意思问同学,一次小测验,100分的试卷,湘宇只做对了一道题,得了20分。发试卷时天色已晚,正好赶上停电,每张桌上都点起蜡烛,看到分数,湘宇的眼泪不争气地流淌下来,跟滴下的烛泪一样寂静无声。
好强的湘宇没有把这个坏消息告诉妈妈,不是怕妈妈惩罚,妈妈从来不因为考试不好说她,相反总是安慰她。家里家外的忙碌让妈妈累得话都很少,她不想再给妈妈心里增添负担。
那时候不像现在教辅材料满天飞,能看的只有课本。一遍遍看书,对照例题反复琢磨,终于理解了公式的来龙去脉,再找出习题,进行演算,一道道原来做不出的题终于成了手下败将,那种兴奋和成就感给了湘宇从来没有过的自信。
期末考试湘宇的数学成绩竟名列前茅,以前比她学习好的,不禁对她刮目相看。湘宇自己知道,学习没有诀窍,小聪明要不得,唯有踏实努力把知识学透才能禁得住考验。

湘宇的学习总是这样,刚学时比别人慢,经过努力一旦学会了,就学得比较扎实,成绩自然不会差。所以尽管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从不掉链子。
湘宇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一定要考上大学。长大时才知道大学不止两所,怎么努力,凭着自己的资质,与心目中的大学是无缘的。
家里的情况比较复杂,湘宇故意没有报考家乡的大学,而是报了省内其他城市的二表学校,拿着分数线比自己高考分低了近20分的学校的通知书,心里还是很激动。当时的心情可以用狂喜来形容,拿着通知书跟好同学一路蹦跳着回家,收获的喜悦令她永生难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