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知驱动》里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是关于看待事物态度的。
有一位读者向作者求助:自己的生活状态近来受到了楼上人家孩子的脚步声和拉椅子声严重影响,有时候甚至觉得她们是故意的。作者建议其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试着写出这件事十个积极的方面。过了两天,读者回复自己只能想出两三个点,但是心态因此改变了,状态也好多了。
你看,换个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我们的接受态度和生活状态就随之改变了。
有时候我们陷到一件事中不可自拔,多半都是在认知上走了极端。这时候不妨提醒自己跳出来,换个角度看一看,或许就豁然开朗了。
假如自己还是想不通,不妨请别人来帮个忙。只不过,对于他人的任何看法都要先接受再慢慢消化,切不可嗤之以鼻。
昨天看到有人在朋友圈吐槽上班路受管控影响变得遥远而漫长了。另一个人评论:你要庆幸还可以出来上班。楼主回复:谢谢您的鸡汤。两个不同认知层面上的人很难说到一块儿去。有时候高层级的人想要表达的往往不被理解,有点曲高和寡的意味。而低层级的人则觉得对方有种“何不食肉糜?”的讽刺意味……
想让沟通真正有效发生,不容易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