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中国的文艺复兴之路

中国的文艺复兴之路

作者: 雨下撒哈拉 | 来源:发表于2018-01-25 23:58 被阅读10次

文/一土

以前我疑问,为什么欧洲会有文艺复兴?而这些事情没有在中国上演。沉默久了,最后会有人呐喊的。许多事情我不明白,又想要弄明白。年轻人不关心时事,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的停滞。然而,关心呢?又有什么用?这样的回答占了多数,成了必然的答案。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慢慢从灌输式学习中脱离出来的。当我们面对不公,反抗不了时,就只能承受。认真的人,当然是固执的。为了一件认为对的事情,不遗余力的完善它。民间艺术的传承中,有不少人只为一个旁人看起来不可能飞黄腾达的老手艺而决定传承它。生活的艰难太多,可还是要面对。

很多事情我都来不及做,也无法分身。地方志的查阅,民间故事的收集,和传统民间艺术的关注都吸引着我。什么是文艺?我慢慢开始理解了。理解我关注的那些不会说话的东西,它们争先恐后的向我讲述它们的故事。

表面上,它们充满着乡土气息,与时代隔开了距离。这种距离有种恍惚感,时光一下子回到了从前。我们不是这样说话的,它们的语言习惯都和我们有着太大的区别。所以我们接触它们,是隔着时代的屏障在对话。这道屏障是天然的,可以腾挪的。

今天的年轻人对戏曲失去了兴趣,因为传统的曲目在今天看来已经脱离了实际意义。如果我们不借助字幕的辅助,大多数人是看不懂戏曲的。传统戏曲中,大部分又是方言的唱法,就更是成了屏障。传统的东西在消失,这是必然的结果。时代的更迭不可能挽留所有的传统艺术,剩下的只是具备了传承的象征。

在本地戏曲中,各地的艺术团体只能依靠体制勉强支撑。市场化的当下,没有卖票行为,则只能依赖政府补贴艰难维持。最重要的是观众群体的稀少,这才是最致命的问题。以后会不会繁荣,估计很难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食粮,过去是传统民间艺术占据了全部。现如今,互联网衍生出影视作品,人文综艺类节目占据了我们的业余。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八个字曾经引发过巨大海啸。可我觉得真正的百家齐放和百家争鸣是文艺复兴的前提,它能够集结所有力量。

如同我怀疑每一条河都是充满着无数个排污口一样,我每次参观古迹都觉得是现代的重建。事实上,许多的古迹早已不复存在,都是八九十年代在旧址上重建的。经历过曾经的浩劫摧毁,能留存下来的实属不易。之所以怀疑没有一条河是干净的,那是因为愈来愈多严重的环境污染所锻炼出来的对号入座。而古迹,在经历过荒唐的时代,很难让人相信没有一丝破坏。

为了一个理想,我们破坏了理想的基石。大厦将倾,一木难支。废墟之上,重建艰难。

相关文章

  • 中国的文艺复兴之路

    文/一土 以前我疑问,为什么欧洲会有文艺复兴?而这些事情没有在中国上演。沉默久了,最后会有人呐喊的。许多事情我不明...

  • 无问西东:玻璃的流转

    “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目前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中。“丝绸之路”这条连接着中国与欧洲的古代贸易要道,犹...

  • 君从何处来:从文艺复兴到丝绸之路

    近日首都与文艺复兴主题有关的展览很多,国博也新开幕了一场,主题是“无问西东——从文艺复兴到丝绸之路”。展览选取了国...

  • 追寻巨匠足迹——我的欧洲文艺复兴之旅

    每一场深度旅行都源于心中的一个执念,这一场欧洲行便是追寻着一些史上巨匠的足迹,探索欧洲文艺复兴之路。 文艺复兴-一...

  • 东方文艺复兴-中国

    中国已两次最为领先全世界,一次是汉唐,一次是两宋,现第三次攀登世界文明顶峰,从历史上看,凡经济的大繁荣必然伴随着文...

  • 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于公元14世纪的意大利,当时中国是大明初年、朱元璋那个时代。文艺复兴的主题是人文主义。 所谓人文主...

  • 中国的“文艺复兴路”

    萧伯纳在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说过:“我已经挣扎到了对岸,你们才抛过来救生圈。”这时,这位巨匠年已七十。 这样的艺...

  • 中国县城里的文艺复兴

    文|李北辰 上中学时,因为一本小说的缘故,很喜欢清远这个名字,觉得那里清幽,遥远。 上周临时决定给自己放假,清远的...

  • 【淘艺宝·展览解读】朝向东方的沙海奇遇——沙漠之舟

    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 展期:2018/6/9 - 8/19 地点:国家博物馆 南7、南8展厅 票务:成...

  • 中国国家博物馆

    近期展览 2018年6月: 无问西东: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50元) 创造的力量:美国19世纪专利模型 真理的力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的文艺复兴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zb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