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险的保费缴纳方式有趸交,三年交,5年交,6年交,10年交不等,虽然这是理财险,保障几乎可忽略,身故赔偿都是返还保费或(现金价值+账户价值)较大者,可不代表你交完费后就能把保费拿回来。
注意!
实在是太多朋友问这个问题了!
“是不是交完钱就能拿回来啊?”
不是的!
因为,你交进去的钱,已经转换成“主合同现金价值”+“年金(第五年后)”+“分红”。
而主合同现金价值是前期远低于所交保费,但会逐年增加,直至超过所投进去的保费。
年金是固定的,第五年开始,按照合同约定比例给付年金。
要注意哦,合同条款通常写的是按照“基本保额”的N%,而不是保费,这两者是两个概念。基本保额是主合同在购买时约定的保额,如果定的基本保额低,哪怕给50%的年金,也不见得高。
比较合适的比较方法是,看固定年金占总保费的百分比。
还要注意,分红是不确定收益,最低年度可为0。
年金与分红有三种处理方式:
1,直接领取
2,累积生息
3,转入万能账户或其它增值账户
万年账户通常也能设置年金领取,按照约定比例每年发放年金,每年领取的比例需要符合保监会的规定,目前是不能超过所交保费的20%。
年金险有哪些特点呢?
年金险安全性极高,主要体现在它的“确定性”,解决的是“人还在,钱没了”的问题;无论未来市场利率如何变化,它都能以合同约定的金额,定期给付年金,而市场上的理财工具是会根据市场波动而调整利率的。年金险的收益率较低,短期到中期内都比不上银行理财产品;而长远看,却能锁定长期的固定收益,目前来说,只有年金保险这个工具能做到。
年金险的流动性不佳,短期内动用会亏损本金,因此更适合用“闲余的钱”去购买。这种不能随意动用的强制性储蓄,也适合那些自控力差、存不住钱的朋友。人嘛,有钱就心痒,这里花点,那里投点,到头来攒不下几个钱的人,现实中真不少。对这部分人群来说,年金险的不灵活性反而成了优势。
若是能辛苦存几年,二三十年后发现,原来自己还有这么一笔钱,那感觉也是蛮不错的。不过要记得去领钱哦,目前沉积在保险公司没人认领的生存年金,可是以亿计算的。年金险的特殊法律功能性,这是年金保险与市场上其它理财工具最大的区别。
常见理财工具,在生前,只属于所有者一个人;若发生身故,则是此人的遗产,可通过公证遗嘱或法定继承方式传承。年金险涉及到多个主体:投保人、被保险人、生存现金受益人、身故金受益人。这几个主体,通常不是同一个人,so,一份年金保险牵扯到多人的利益,法律关系更复杂。目前大多数产品的生存现金受益人=被保险人因此,我们可运用法律赋予这几个主体的权利来灵活设计财产分配,便捷地实现生前传承分配、资产掌控、婚前财产准备、身故指定传承等效果。这是其它理财工具难以媲美的。年金险适合哪些情况呢?
为被保险人提供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可灵活设计成教育金及养老金等各种“金”。
提前规划,为不确定的未来锁定确定的资产:现在赚钱以后花,妥妥的。
拥有掌控权的生前传承:想给钱下一代花又担心乱花?这个可以有。
为子女准备婚前财产:比房产还安全,不用担心婚后缺钱变卖房产导致与婚内财产混淆,稳定的现金流补贴,实现父母关爱。年金险不适合哪些人呢?
要求马上回本的人:建议选择其它金融工具,例如各类宝宝、银行理财~
要求高收益的人: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建议选择其它,例如做生意、买股票、买投连险,风险自理~
对年金险抱有过高期望值的人:想投几万变几百万的,可以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