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女儿好颜色

作者: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19-12-13 21:57 被阅读0次

           当初上大学,几近弱冠,不算小。倒是一考而过,可惜此前的活动范围未出敝村方圆二十里,见识甚少,加之天生愚陋,故而愣头愣脑,傻气未脱,选择去向时迷迷瞪瞪填了“山西大学”。其实呢,按照分数,完全可以选择位次更高一大截子的学府的。那为什么不就高呢,鸟儿尚知拣高枝栖息呢?也简单,于自己来讲,省城太原已经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山了,一个泥腿子娃你还要咋呢,莫非想蹦跶到北京城金銮殿里做皇上?

      若干年后,醒过神来了,可惜为时已晚,以致后来的工作以及足迹行止也就局限于山西这个山旮旯了。山西说白了就是一条沟,“左手一指是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中间一条汾河,贯穿南北,你说是不是一条沟?

      于是老想,当初倘然有人指点的话,填一个更好的志愿,出省肯定是没问题,那会是哪呢?十有八九会比今天的落魄发展得更好些的。

      一千三百年前,一个叫刘希夷的青年诗人写了一首《《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诗名气甚大,众所周知,故而简略引述。

      诗里的有两个“梗”。其一,唐 孟棨《本事诗》:“刘希夷尝为诗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忽然悟曰:‘其不祥欤。’复遘思逾时,又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恶之。或解之曰:‘何必其然。’遂两留之,果以来春之初。

      意思是:刘希夷作“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忽一激灵,自语道:“这句子吟着怎么感觉有一种晦气在其中呢?不行不行。”重又构思,费了好大劲儿,换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吟哦再三,感觉好了点,但还是有一种不祥的味道驱之不散,遂纠结不已。诗友劝慰他:“只是诗而已,又不是讖言,何必如此在乎呢?”诗人想想也是,于是两联都留了下来,未曾割爱。不幸的是,一语成谶,刘希夷果然在第二年开春的时候便暴毙去世,时年仅二十九岁(左右),死后埋在了家乡汝州。现在来看,“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样的句子乍看写花写赏花,很是明艳,但不能琢磨,稍加咀嚼便会令人冷汗涔涔,顿然幻灭。

      第二个“梗”是,刘希夷二十五岁左右就中了进士,颇有些才气。不知为什么没有留在京城长安发展,而是又回到了老家汝州,也没个官职,混得很差劲。为什么不是“长安女儿颜色好”而是“洛阳女儿好颜色”呢?怕是诗人一直呆在弹丸之地汝州有点关系的,倘然像李白一样有过浪迹漫游大半个中国的经历的话,怕就是另一种胸襟和表述了。笔者隐隐感觉,刘希夷之性格大抵跟此刻敲击键盘的这家伙有几分相似,固守一隅,不咋通变,傻里吧唧又一意孤行。如此一来,也就当然只能是“洛阳女儿”了。一者,“洛阳”之名,古人早就有所注意,洛阳者,落阳也,颇不吉利,此方面的说道不少。司马光诗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意思是,历史上凡都洛阳的政权大多短命。那些倒霉蛋儿死后大多埋进洛阳北侧的北邙山。白居易句“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宛然就是一座共用的墓碑——至少有二十五做帝王墓呢。从这一点来讲,选择“洛阳”也可能系诗题所需。二者,汝州南依茫茫伏牛,西临古都洛阳,东望黄淮平原,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属洛阳辖制。换句话说,洛阳于刘希夷,就像当年报考时省会太原于笔者一样,洛阳已经是可以想到的一个最大目标了。人嘛,倘然“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就是终极目标,那一辈子显然就只能是个庄稼汉了是不?那个著名的放羊娃还记得不?放羊是为挣钱。挣了钱娶媳妇。娶媳妇是为了生娃。生了娃干什么?放羊。哈,子子孙孙都注定了得放羊下去。

      此外啰嗦几句,一涉及刘希夷,许多人马上想到所谓的其舅舅宋之问为剽窃外甥(刘希夷)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而不惜杀掉亲外甥的说道。这只是个故事,实际不可能。据《新唐书》载,宋之问生于公元671年前后,比刘希夷小了20岁。如此刘希夷死时,他才十来岁,怎么可能干出杀人夺诗的事?还有一种推断,说宋之问生于公元656年前后,只比刘希夷小5岁,但他是不是刘希夷的舅舅,史书并无记载。由此来看,《全唐诗》里将《代悲白头翁》同时辑录在两人名下别有缘故,后人之所以认定宋之问为剽窃者,只是因其晚于刘希夷而已。

    日记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洛阳女儿好颜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dq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