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81523/60208387c2ec5d30.jpeg)
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已经是23:07分了,为什么我现在还要写呢?因为我定了一个小小的7日目标,而这个目标里有个重要的关键定语叫连续。
说到连续这个概念,就会让我莫名的感觉有压力,认知紧张度就会提升。为什么?因为连续,就意味着不论你的明天出现怎样的意外,不到万不得已,都需要完成。否则,它就不是连续的。我想尝试过日更的人,不管是多长时间,对于连续所带来的压力,想必都是感同身受的。
我还想到一个事,2016年上海还出台一个短时期的购房政策,其中有个条件就是你必须连续缴社保5年,期间不能中断。后因此条件过于苛刻,就被调整为必须缴社保5年,期间可中断3个月。
不管是日更,还是上海的购房要求,都在透露挑战“连续”的巨大难度。所以,相对而言,我更愿意接受持续这个词。
持续,它给我的感觉就更加具有弹性,对人性也更加宽容了一点。所以,在我完成自己的这个小目标之后,我会拉长目标的时间范畴,预留出可调节的弹性空间,以让自己能够持续的做下去,而不会因为心理的高压而轻易放弃。
今天是我连续做这件事的第5天,达成目标的行程已过大半。虽然连续的弹性几乎是0,但也的确可以大大的提升了你做某件事的决心。比如说我,如果不是想着这个“连续”的小目标,我就关灯睡觉了,会想着明天写便是。现在我之所以还在码字,不就是想逼自己一把,不就是想把这个目标达成了。
说了那么多为什么我这几天连续更文,打不住就想问自己,我的目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想实现什么?
这就需要说到10.29晚上我听了郝景芳的一个访谈。为什么会听到她的分享?因为我做了一个网络测验,测验的结果表示我的人生转折点发生在25岁,而与我有相似经历的典范人物就是郝景芳。所以,我就好奇的去听听。而这个与我年岁相仿的年轻妈妈却震撼了我,她说:
- 现在我主要在推广儿童教育研究所工作,有很多的事。但如果人生中让允许我做一件事,我一定会选择写作。
- 难道你认为就因为我拿了雨果奖,就觉得在写作上成功了吗?那你对成功定义的标准也太低了!
这个女子,她对人生和生活的观察如此细腻,境界如此之高,令我心生崇敬。我就想,我虽然不能如她这般优秀,但我肯定也能做点事。如果,我的写作不再像去年那样,奔着利益、奔着阅读量、奔着原创标签等等去书写,我为什么不能继续走下去,做下去?
于是,我在种草群发起的梳理2018年成就事件的活动之际,再次开始码字书写。谁知道,这次的感受非常的特别,特别的爽,有种写着就停不下来的畅快感。就好比此时此刻的我。
所以,我这次想连续做7天,更希望能够持续写下去。而我的目的也就很简单了,诚如弘丹老师在《从零开始学写作》中说的:你的思想值得被看见!
我就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更想把自己怎么思考问题的过程写出来。我期待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与我亲近的人分享我的想法,也能为自己在漫漫时光长流中留下一抹印记,以证自己的一路走来。
所以,现在我能纯粹的享受这个书写的过程,享受这个思考的过程。其实回头来看,我还真傻,其实我盖洛普优势报告中早就已经清晰明了的给了我建议:
花些时间写作,它可能是你理清思路和归纳想法的最佳途径。而且这些想法就好比你思想磨坊中的谷物,你可以从中产生有价值的见解。
思维,可是我的核心天赋所在,因此我坚信,现在做的事,绝对是对的事!而且,从现在开始,我终于可以开始一步步真正的乐在其中了!
ChangeLog
![](https://img.haomeiwen.com/i4481523/3c3762c984cf4df5.png)
完成时间:2018年11月04日23:56: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