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陈述:
月饼是一种极具季节性的传统食品,天价月饼屡禁不止,明码标价只是一个近乎儿戏的数字。所以在生活中有一个“开价杀一半”的至理名言。在商品买卖中,开价绝不是成交价。成交价是买卖双方你来我往经过多次讨价还价“谈”出来的。
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息费用、不同的时间成本,所以同样的物品的成交价有高低起伏。这就是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几乎没有人会会按照卖方的开价直接成交。满天要价,就地还钱。任何一个卖方都想把价格开到天上去,任何一个买方,也都想把价格砍到地底下。这是买卖双方的权利和自由。实际上,成交价既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而是处于双方都可以获利的区域之内。
在这里,猪肉作为一种商品,它的价格却不像月饼那样恣意,猪肉价格上涨引发的社会反映远远大于大闸蟹、茅台、月饼……于是,当猪肉价格上涨、引发人心惶惶的时候,政府就发布“价格临时干预措施”,以稳定人心。众所周知,作为应对突发事件、平抑肉价波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早已建立了国家储备肉制度,有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两种。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此时政府的行为和角色,就相当于一个大的猪肉批发商,通过抛售储备肉以及进口猪肉,不断地向市场增加供给,以此来抑制价格的快速上涨。
进而言之,市场与政府并非天然对立,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市场是一种制度安排,政府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它们的存在,理由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降低社会的交易费用(制度费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