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范的江湖见闻,不迎合你,只讲那些事
》时代弃子
有看过许知远的《十三邀》吗?最新的一期,许知远采访了马东。因为许知远明显流露出的对越来越“粗鄙化”大众文化的不屑。他被愤怒的年轻人以及追求年轻的人天天嘲讽,被贴上了“活在自己世界的人”、“时代的弃子”等等标签。
上一次许知远以大众名人的姿态出现已经是十几年前。26岁的许知远,已经成为了财经大报《经济观察报》的主笔与灵魂人物。印象最深的是,有人说,许知远与社长交谈时,许知远斜躺在沙发上,脚搁在茶几上,指点天下江山,最终他成了这家报社的主笔。
这就是曾经的叛逆青年。
如今有个性的你们,敢这样跟大领导谈话吗?所以许知远并不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多有个性,因为他本身就太有个性。
许知远看世人,是粗鄙化。世人看许知远,是不懂年轻人,落伍了。许知远你竟然敢嘲笑年轻人最爱看的《奇葩说》?你不懂,因为你out了,你中年危机了,你被时代淘汰了。
其实,真相也许是,许知远不是不懂年轻人,而是他不愿意去迎合。如果你认真看过那个对话,那你会发现马东和许知远的差别并那么大。他们都承认,彼此本质上是一类人。
马东也承认,这本来就是一个粗鄙化的时代。这个世界只有5%的人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那95%的人就是在活着,就是在生活。
马东和许知远的差别在于,马东认为那5%的人就过那5%的世界,95%的人过95%的生活。许知远的看法是,这95%的人至少要有追求那5%“精致化”的向往。他的悲悯之处是,这个向往曾经有过,只是在过去三四年,人们前所未有的不再追求“精致化”。
马东做的事情是迎合这95%的人,用更娱乐化的方式让他们过得更开心。这也是绝大多数内容生产者在做的。
与其说他们更懂年轻人,不如说他们更懂市场。
只有许知远依然是那个叛逆的许知远,在娱乐至死的今天,也就只有这样一个孤独的声音在困惑:你们吃的都是垃圾,不可悲吗?
》娱乐至死
马东当然喜欢这个时代,他成立的米未传媒的估值已经达到20亿,《奇葩说》成了现象级节目,也成为无数媒体人羡慕嫉妒恨与学习的对象。
如何衡量一个节目的成功?
如果你说一档节目非常有思想但是没人看,那根本没人给你投钱。点击率,播放数,收视率,投资人看这个,广告商也看这个。所以做节目要成功,最关键的一点如何迎合大多数人的喜欢,寻找最大公约数。
马东说,娱乐是人的天生本能,所以任何媒体,都有动力去娱乐化。
连最专业的投资节目都在娱乐化。最近我一个朋友去了一个投资者服务公司。领导对他的要求是,把投资节目做好看好玩第一。我朋友很纳闷,投资明明是最要求理性的领域,为什么投资节目也要娱乐第一?领导说,不娱乐,没人看,太专业,别人也看不懂,理解不了。
这就是娱乐时代媒体的套路,就为了实现一个目的:让你来看,爱看。
娱乐化要做好,两个关键点:
第一招,充分挑逗你的感官刺激,情绪感染。公众号里的标题党,UC体标题,《奇葩说》里的夸张造型,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个个都在赤裸裸的刺激你的神经,让你不需要思考就能有深刻印象。即使是这样的辩论节目,比的不是逻辑能力与事实,而是表演能力与人气。
第二招,传递的信息,一定不能超过你的理解能力。如果你的理解能力是80分,那么他一定不会给出需要理解能力超过100分的信息。这样你才看得爽。
对于《奇葩说》这样的单个媒体来说,它追求最大的节目成功无可厚非。但如果只有《奇葩说》这么做,其他媒体不跟进的话,那么其他节目会变得更没人看。于是,大家只有做的比奇葩说更娱乐,更挑战你的娱乐阈值,让你更轻松更爽,才可能胜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所以,节目会越来越好看,电影电视剧也会越来越好看,我们的娱乐阈值也会越来越高。最终,如果不能轻松、娱乐化的方式呈现的内容,不能强烈刺激感官和挑逗情绪,我们就根本看不下去。
人人都骂标题党,但就是吃标题党这一套。这就是娱乐至死,我们笑但不知道为什么笑,我们越来越失去理解复杂事物的能力,变得越来越笨。
》碎片一代
当知识领域也开始娱乐化以后,就诞生了罗振宇与高晓松等人。他们是新一类的明星——知识明星。罗振宇每年的新年演讲,已经是能够与电视台的晚会们PK了。
如果你打开罗振宇的得到APP,就会看到大量的知识音频。如果你用心留意,知识内参这类音频时间都在5分钟之内,那些大V的知识付费课程的视频时间都在10分钟左右。这就是碎片化学习。因为时间再长的话,用户就听不下去了。
得到是知识碎片时代的结果,而非原因,它是碎片一代的自然产物。
有个得到上的大V说,别看我就给你五分钟音频,我每天为了准备这五分钟的音频,我要花6个小时。
没错,这就像一个大厨,每天一早去买很多菜,精挑细选,层层加工,最后给到你吃的,就只有那么一小块最精致最好吃的,你当然会喜欢。
只是,你永远不知道这个菜是怎么做出来的,你永远自己不会做,你只会接收一小块一小块最精致的美食,还自以为懂了很多。
我一个创业的朋友,公司里有七八十个人。有一次他跟我吐槽说,感觉公司的90后都是笨蛋,没有一个人能写一个完整的报告。他观察说,今日头条和短视频让90后越来越笨,让年轻人的思维很难进行持续的长时间思考。
我不同意他的看法,这个无关年龄,重要的是行为模式。
越来越依赖于碎片化生存的人,都会越来越笨。人的大脑,可以比作是一台电脑的硬件。它的知识体系就是一套系操作系统,具体的知识就是一个个软件。
许多人在自己的操作系统没有建立之前,就被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塞满。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各个软件之间互相不兼容,大脑成了只会填塞信息的垃圾桶。
但对于一个人来说,不管世界怎么变化,他都需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才能够去迎接和理解、消化各种变化。
》人工智能的宠物
如果以前,马东是靠着直觉在做节目的话,那现在的《奇葩说》,就是在精准投放。在节目出来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你爱看,因为完全是为你量身定做。
这就是大数据的未来。我们留下的数据越多,人工智能就会越发达。它会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自己,我们爱看什么,爱吃什么,会对什么笑,对什么哭,在我们自己反应过来之前,答案早已经在那里等着我们。
今日头条的成功,不是资讯的成功,而是人工智能的胜利。它通过越来越精准的算法,反复研究你的行为,最后推给你看的,都是你喜欢看的东西。
你有了这世界就是我的世界的感觉,其实,它只是用你喜欢的一切把你包裹起来。
我们越来越像是人工智能饲养的宠物,人工智能精准的喂给我们所喜欢的一切,我们越来越开心,但越来越不知道为什么开心,也越来越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今天人类面临的挑战,最根本的一条是,人类社会的进步远远大于人类生理和心理的进化速度。人类进化到今天用了几百万年,但物质在这几十年上百年出现了大爆炸。
在身体上,过度的饮食和安逸会带来糖尿病等一些列现代高级病。所以我们减肥,健身,跑马拉松,以对对抗安逸,保持健康。
但在精神上,我们在被海量碎片化信息疯狂填满的时候,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也将成为一个大问题,当所有人在把知识变得娱乐化、碎片化的时候,我们学习复杂的事物的能力会变低,我们会变得越来越笨。
也许再过不久,我们就需要精神上的健身,会训练我们远离手机,远离海量信息,返璞归真,去建立和维护好我们大脑的操作系统。
面对全民娱乐至死和手机绑架一切的时代,我特别敬佩那些在夜晚时分,会把手机关掉,打开书桌的台灯,静静的会再去花一个小时去看一本书的人。哪怕这本书是一本无用之用的书,只是陶冶一下情操。
抗拒娱乐的诱惑,如同身体抗拒糖分的吸引,这需要的是坚定地意识与强大的自控能力。
身体的苦旅已经成为中产的标志,也许在未来不久的某一天,精神的苦旅也会成为时代的新时尚。
跟范范一起探讨过去,现在,未来
订阅“范范的江湖见闻”
网友评论